孩子的脊椎明顯彎曲。
孩子每天要做扎針等治療。
孩子依靠支架在大人攙扶下勉強站立。
下地只能套支架勉強站住,每天的生活是在地上匍匐,看著別的小朋友蹦蹦跳跳,他卻離不開那輛特質的推車……這是即將3歲的男童軍軍的生活,他原本健康的身體,只維持了短短62天。
在軍軍62天時,媽媽帶他去接種了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疫苗,沒想到種下的卻是噩夢。因為這次接種,他的身體從此與這種可怕的病癥緊緊相連。他還不到3歲,卻要經歷著反復治療和無休止、痛苦的康復訓練。家人費勁周折,最終弄清了給孩子帶來痛苦的元兇,就是那次接種,他被確定為預防接種不良反應,麻痹型脊髓灰質炎疑似病例成立。兩年多來,懵懂的軍軍并不知道自己身體遭受的悲劇,他還想普通孩子一樣,受到家人的精心呵護,可是對于軍軍媽媽謝女士來說,她想要給自己孩子今后殘缺的人生討個說法。
被種下的噩夢
接種預防疫苗竟然患上了這種病
2014年3月4日,再普通不過的日子。這一天,衛生防疫部門要求家長給孩子接種疫苗。軍軍已經有過兩次接種經驗,“孩子不害怕,很聽話的。”
當天銅山區大許鎮衛生院還來了不少帶孩子的家長,“說實話,我對這些疫苗知識不太懂,也沒人跟我們說,我想上面要求的,總不會有問題。”謝女士至今為自己的疏忽悔恨不已,她是看著孩子服下了糖丸——“液體脊灰疫苗”第一劑。
噩夢開始了。3月15日,軍軍出現了低燒,幾天治療下來,燒是退了。到3月18日,謝女士又發現軍軍的右胳膊、兩條腿經常長時間不動,孩子精神狀態也不好。她趕緊將孩子送到徐州兒童醫院,當時的入院體檢顯示:軍軍右上肢和雙下肢張力偏低,右上肢肌力一級,右下肢肌力一級,左下肢肌力二級,膝反射未引出……跳過這些專業術語,幾個字眼讓謝女士看得心驚肉跳:急性遲緩性癱瘓,原因待查,其中一項是,脊髓炎。
軍軍一入院就被作出病重、一級護理的治療。經過一段時間醫治,醫院說,孩子病情嚴重,建議家長轉院到更加專業的醫院繼續治療。
姍姍來遲的真相
兩份結論不同的鑒定報告
軍軍相繼被家人帶到北京、上海等醫院治療,他的怪病也很快確診:脊髓灰質炎,即大家常說的小兒麻痹癥。
孩子剛剛接種了預防疫苗,怎么反而患上了這種病。巨大的疑問讓謝女士找到了接種單位——銅山大許鎮衛生院。工作人員答復,疫苗沒有任何問題,接種人員也是專業醫生,“不可能是因為接種原因患病,況且那么多孩子都接種,也沒一個出現問題的。”謝女士不服,當年6月8日,向銅山區衛生局提出接種異常反映調查診斷申請,銅山區相關部門隨后組織安排了專家組進行了集中診斷。
第一次的調查結論讓謝女士大失所望,專家們的意見是孩子的肌力表現為:雙上肢肌力達到四級、右下肢肌力二級、左下肢肌力三級,(普通人數據一般均在五級),且接種疫苗使用、保存合規,接種醫院及人員具備資質,接種過程未出現差錯。專家組認為,不能確定該兒童急性遲緩性麻痹癥與此次接種脊灰疫苗相關。
謝女士當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結論,幾經輾轉,她多次向省相關部門再次提請鑒定。一直到當年9月25日,經由省衛生部門委托,徐州醫學會組織了專家組重新鑒定。這一次專家組做出新的鑒定結論:患兒診斷為疫苗相關麻痹型脊髓灰質炎疑似病例成立。根據《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預防接種工作規范》,本例屬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參照《醫療事故分級標準》,損害程度為二級乙等。
面對新的鑒定結論,大許鎮衛生院表示沒有異議。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