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暑假已經過去,有些孩子的個頭一下子躥了好幾公分,親朋好友見了面常會驚訝地說:“幾天沒見,長這么高了!”
對此北京善方醫院康復醫學科的宋小燕醫生提醒說,孩子長個是好事,但是別忘了青春期孩子特發的一種疾病:青春期特發性脊柱側彎。
受訪專家
宋小燕 北京善方醫院副院長兼醫療總監、康復醫學科主任
1992年畢業于中國天津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并曾在日本仙臺東北大學醫學部康復醫學中心和芬蘭的庫奧皮奧大學康復中心進修康復醫學。在20多年的臨床實踐工作中,宋醫生主要擅長治療腰背痛、頸椎病、骨關節病、運動損傷、骨科手術后的功能康復、腦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復;以及兒童運動功能發育評測和治療、婦女盆底功能評測及訓練治療。宋醫生現任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康復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現在的孩子課業任務重,寫作業、復習功課的姿勢總是歪七扭八的,不是佝僂著腰趴在桌子上,就是把一只腳蹬在椅子上寫,身子骨常常是擰著的,站姿坐姿都不健康,時間長了容易引發脊柱側彎。正常人的脊柱從后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軀干兩側對稱。
如果從正面觀察,發現兩側肩膀不等高;或者從背后看,后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是“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多發于青少年,女孩子的發病率高,在整個青春發育期快速進展,成年期則緩慢進展,逐漸停止進展。脊柱側彎還可能會伴有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營養代謝的異常。
宋小燕醫生和康復治療師劉景宜剛剛接診了一位14歲的女孩,瘦瘦高高,個頭半年長高了十幾公分,因感覺自己有點“雞胸”才來醫院。
當醫生請她脫掉衣服做全身檢查時,才發現除了“雞胸”外,她的脊柱也是歪的,肩膀不一樣高,兩側肩胛骨也不等高。
“她長得太快,肌肉的發育沒有跟上骨骼的生長,肌肉沒有力量,坐臥行走就會選擇省勁的姿勢,時間一長,脊柱側彎就發生了。孩子沒覺得疼和不舒服,平時穿的也是寬松的衣服,家長也發現不了。”
宋醫生指出,脊柱側彎有一定的隱蔽性,要有針對性地去觀察,找醫生進行檢查,才會發現。
發現孩子有脊柱側彎現象也不要著急,先請醫生看看彎曲角度。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脊柱側方彎曲的角度被稱作COBB角,如果COBB角大于10度,才可診斷為脊柱側彎。
如果能及早發現孩子“站不直”,測量COBB角小于10度時,那么,通過坐姿、站姿等姿勢的調整、矯正,以及有針對性地鍛煉,就完全可以復原。
COBB角在10度到25度之間時,可以選擇功能性鍛煉和姿勢矯正。
當彎曲角度達到25度到45度之間時,則須運動治療加上配戴支具治療。
大于45度的時候,就需要考慮手術了。
其實,如果家長能有預防孩子脊柱側彎的意識,注意觀察雙側肩膀、腰背輪廓、女孩雙側乳房發育是否對稱、站立或坐姿是否喜歡歪向一邊等等,一些早期的異常就能被及時發現。
宋小燕醫生給家長提出了如下建議:10歲以下的孩子,每年檢查一次;10歲以上的孩子,每半年檢查一次。
她提醒說,醫生在診治脊柱側彎的孩子時,不光要看到肩背和脊柱,還要看到腳,脊柱側彎患者和平足有一定的關聯性。
如果能根據其足底的壓力分布定制一雙矯形鞋墊,把足弓需要支撐的部位撐起來,對身體負荷力線的矯正是有很大幫助的。
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看到穿上矯形鞋墊后,孩子的脊柱COBB角減少了至少1度。
宋小燕醫生強調,如果能把脊柱側彎的檢查納入學生年度體檢項目中,就可以盡早發現孩子脊柱側彎的傾向,發現的越早,越容易糾正過來。在孩子的骨骼生長過程中,骨垢板沒有完全閉合之前,還是有機會進行矯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