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抱怨孩子“吊兒郎當”,總是站不直坐不正,肩膀也一高一低。其實,很多時候這并不是孩子的錯,有可能是孩子患上了“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聽上去挺陌生,其實離我們并不遠。據統計,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脊柱側彎在我國青少年中的發病率在1%~3%。
受訪專家
北京善方醫院兒科門診主任 徐舒芃
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擅長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在兒童保健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論文發表于《航空醫學雜志》
徐舒芃主任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通俗地講,正常人的脊柱從后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并且軀干兩側位置基本對稱。
如果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離身體正常軸線時,彎向兩側,或是向前,后凸出,即稱為脊柱側彎。
有些家長覺得脊柱“彎一點”并沒有什么問題,其實脊柱側彎也會帶來許多危害:
影響最終身高。
影響患兒的心理:嚴重的脊柱側彎會導致脖子扭曲、雙肩不等高,體態變形,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的樣子很丟人,自悲,影響人際交往。
嚴重的脊柱側彎會壓迫神經,造成腿麻、甚至影響大小便功能等。
脊柱側彎同時可能會讓胸廓變形,影響心肺等重要臟器的發育。
徐舒芃表示,兒童,青少年正處于發育的高峰期,脊柱側彎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隨著生長發育有逐年加重的風險。
而對于脊柱側彎的治療,一般來說,越早處理預后越好。因此,早發現、早干預十分重要。
家長平時要注意孩子的坐姿,寫字時身體端正,不要傾斜,歪頭。平常也不要養成翹二郎腿的習慣。
如果觀察到孩子雙側后背不平,或者肩膀一高一低,站立時身體有歪斜,就要帶孩子及早到正規醫院檢查,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此外,脊柱側彎早期臨床表現隱匿,往往不易被家長發現,等家長發現可能已經是較重的情況了。因此,對于10歲以下的孩子,有條件的也可每半年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做一次脊柱側彎篩查。
若發現脊柱側彎,一般的建議是,根據孩子的情況,輕的脊柱側彎可選擇到正規的康復醫療機構,采用戴支具等方法進行矯正。如果效果不好甚至加重,或者疾病進展較快,則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還需注意的是,患兒家長不要被社會上非正規的醫療機構蒙蔽,不但花了很多冤枉錢,還會延誤病情。
因此,徐舒芃提醒,患者應到正規醫療機構咨詢,一定要聽從專科醫生的意見,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生命時報記者 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