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工網報道,全國腫瘤登記中心(英文簡稱NCCR)2015年統計數據表明,在我國癌癥已成為疾病的死因之首,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還在攀升,癌癥已成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關于癌癥,你知道多少?
癌癥的謠言和誤區
有人說癌癥是一種現代病,是現代社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的結果,其實癌癥的歷史和人類一樣悠久,科學家在3千年前的人類遺骨上找到過癌癥的跡象。美國醫生悉達多·穆克吉在《重病之王》一書中指出,癌癥之所以在歷史上缺位,是因為它主要是一項與年齡有關的疾病,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上漲!古代人類的平均壽命不超過35歲,大多未到癌癥高發的年紀。
目前,一些關于癌癥的所謂特效藥和偏方盛行,它們大部分以故事的形式呈現,但我們對這些故事的真假無從分辨,這些所謂偏方并沒有治愈率等數據作為支撐,根本不足為信。
科學預防癌癥
據人民網報道,80%以上的癌癥是環境及生活方式不當所致。世界衛生組織認為40%以上的癌癥是可控的。雖然惡性腫瘤的病因還沒有完全明朗,但就現有的發現而言,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與癌癥是直接相關的。
據中工網報道,吸煙與將近1/4的國人癌癥死亡相關,2010年我國超過半數的成年男性是煙民,青少年男性中吸煙人數還在攀升,可以預測,接下來十年我國的癌癥負荷還會繼續加重。另外,約有29%的癌癥死亡是與慢性感染相關,主要是胃癌(幽門螺桿菌Hp感染)、肝癌(肝炎病毒HBV和HCV感染)和宮頸癌(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等。所以定期體檢、積極治療慢性感染也是有效的預防方法,此外,注意飲食搭配,多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非常必要的。(楊傲飛)
本文由首鋼總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姚震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