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有“貼秋膘”的說法,即立秋過后,要吃味厚的美食佳肴,首選吃肉,“以肉貼膘”。對于老人,這個季節,秋膘該不該貼?肥肉該不該吃?
立秋一到,68歲的李爺爺就到附近的超市排隊買了一大扇排骨,讓家人給燉了,“我要好好貼貼秋膘”。不僅如此,老人接下來一周的時間里,頓頓不離肉,紅燒肉、扣肉、肘子換著花樣吃。結果,前兩天到醫院一檢查,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指標都明顯偏高,醫生告訴他,“您的秋膘貼過頭了”。事實上,像李爺爺這樣由于盲目貼秋膘導致血脂飆升的三高人群不在少數。
貼秋膘的燉肉一般取豬的肥肉制成,肥肉主要由脂肪組成,其中飽和脂肪的比例很高。人們每天攝取的飽和脂肪不能超過20克,光是60克肥肉中的脂肪就已經超過這個量。所以,三高老人不適宜吃肥肉貼秋膘,即使消瘦的老人也還是多吃點瘦肉好。為防出現積食情況,餐后可以吃些山楂、白蘿卜等消食、健脾的食物。貼秋膘的時機也非常重要,初秋階段清火祛濕,仲秋階段潤肺清燥,晚秋階段才是“貼秋膘”的最佳時機。
其實,大多數老年朋友腸胃功能虛弱,不適合貼秋膘,相比之下,清補更佳。食物中要注意保證優質蛋白質,可來源于魚肉蛋類,可以先吃一個白煮蛋,再吃點炒青菜,最后吃主食。秋季鰱魚、鮭魚肉質都非常鮮美,可以每周吃2~3次魚,魚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有利于保持體重。主食適當選用粗糧,如小米、玉米、燕麥、紅薯。秋季干燥,羊肉、狗肉、人參、肉桂等一些溫熱的食物盡量少吃,應該多吃一些潤肺生津的食物,如百合、蓮子、山藥等。趁秋涼多做些室外活動,增加肌肉,利于預防老年人的肌肉衰減體能下降問題,是對清補的有效補充。
以下幾類人貼秋膘更要注意。時常出現食少腹脹、食欲不振的人,“貼秋膘”前不妨將山藥、小米煮成粥食用,可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平常愛吃辛辣、油膩的人,“貼秋膘”時最好搭配苦瓜、黃瓜、冬瓜來清胃火。中醫講,實熱體質的人代謝旺盛,產生的熱量多;濕熱體質的人面垢油光,大便黏滯,小便短黃;痰濕體質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這三類人都不適宜貼秋膘。▲
冬天對這些人來說是個坎!有幾點必須要注意 很多人都聽過,老人過冬是個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別是高齡老人。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不管是研究數據,還是專家分析,事實也的確如此。 【詳細】
溫潤益腎過“小雪” 3款食療方推薦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南方地區北部也開始進入冬季。小雪節氣提示我們到了御寒保暖的季節,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門診主治中醫師高三德提醒,我們要重視調養自己的情緒,宜吃溫潤益腎的食物,亦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