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哮喘或心臟病等慢性病的病人通常需每天服用藥物,但數據顯示50%以上的這類病人沒能按時服藥。據《大眾科學》雜志網站17日報道,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方案,將一粒藥丸送入胃里,并在接下來的較長時間內釋放藥物。對這一概念的論證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
這種藥丸必須克服一些重大障礙,由于胃部含有非常強壯的肌肉群,讓食物經過初步加工后進入小腸,所以研究人員設計出的新型藥丸在吞咽之后會變成一種星狀結構,防止它離開胃部進入小腸。當藥丸的獨特形狀將其卡在胃部后,特殊的聚合物涂層能確保預定好的藥物劑量逐步釋放到體內,當最后一個劑量釋放完畢,星狀結構逐步分解并最終從胃部出來進入小腸。
研究人員注意到,這種治療方法克服了因人為疏忽造成的服藥劑量不足,除了對哮喘和心臟病等患者有所幫助,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也很適合。后者日常看起來沒有太多的癥狀,但并不代表不需要藥物來維持。
目前市場上已經存在延遲釋放的片劑,但只能在胃部保存到服用當天結束。真正的緩釋藥物技術只能轉向貼片、植入物和靜脈內藥物等。而這種新型藥丸的概念和技術,不僅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潛在解決方案,對于瘧疾等需要長期給藥的疾病也有用武之地。
該項目由蓋茨基金會資助,本意是為找到更好的方法來防止困擾第三世界國家的瘧疾。研究人員最初將研究集中在一種被稱為“伊維菌素”的抗寄生蟲藥物上,目前已經完成在豬體內的測試,持續釋放藥物的時間長達10天。
不過,這項技術還遠未做好進入市場的準備。研究人員計劃在人體試驗之前,用不同的藥物和不同的劑量繼續在豬體內做更多測試。(記者 房琳琳)
常吃四種菜讓你多活幾年 山珍海味雖然可口,卻不一定健康。如今人們吃東西,營養健康往往擺在首位,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吃的貴并不代表著吃的好。在中國本土的“菜”中就有四種,看似不起眼,卻被老祖宗稱為“長壽菜”。 【詳細】
入冬干燥,這款又甜又潤的湯水 一家人都愛喝! 入冬后,不少市民已經注意到自己的皮膚開始變得干燥,口鼻咽部也有些干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科主任楊小紅指出,這是由于空氣中水分減少,人體隨之產生的一系列不適。此時,僅僅給皮膚補水是不夠的,你的身體也需要做足“滋潤”功課。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