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看病,第一步就是掛號。而“掛什么科”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不過,你知道還有一種科叫“全科”嗎?“全科醫生”——這么洋氣的名字,貌似以前只在電視里看到過呀。
全科醫生到底是什么,是所有病都能看嗎?帶著這些疑問,《生命時報》采訪了北京善方醫院全科主任金新蓮。
受訪專家
金新蓮 北京善方醫院全科/內科主任,醫學博士
畢業于白求恩醫學院,于2005年取得日本橫浜市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并于2011年在新加坡總醫院接受急診、全科及燒傷方面的培訓。多年就職于高端國際化診所、醫院,積累了豐富的接待國際醫療需求的經驗。擅長全科、內科和消化系統疾病治療,同時具有豐富的急診經驗。
《生命時報》:首先請您給讀者介紹一下,什么叫全科醫生?
金新蓮:全科醫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也被稱為家庭醫生,其發展已趨于完善,他相當于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的健康顧問。例如,在美國,居民有病必須先看家庭醫生,如病情嚴重要去大醫院就診,患者須持有全科醫生的轉診單,否則醫療花費將無法報銷。我自己也有很多外籍病人,他們來華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找一個全科醫生。
《生命時報》:望文生義,全科是等于全部科室的意思嗎?全科醫生是所有疾病都能看嗎?
金新蓮:一般來說,人一生中70%~80%的醫療問題都可以由全科醫生來解決,有的醫生甚至負責一家三代人的健康生活管理,非常了解客戶的健康狀況、家族史等,也因此能給出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40歲以后,女性需要進行乳癌篩查,而針對有乳癌家族史的客戶,她的全科醫生會建議30歲以后就開始篩查,延緩甚至預防疾病的發生。
《生命時報》:哪些疾病是全科醫生最擅長的呢?
金新蓮:醫學的最終目標不僅是治病,而是促進健康。全科醫生的首要職責是指導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一些健康咨詢服務,比如,客戶體檢后發現血脂較高,這時候需要全科醫生給出生活建議,多食用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運動大于150分鐘等;其次,感冒、發燒等常見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健康管理,哮喘、過敏性鼻炎、食物藥物過敏等過敏性疾病治療,大病轉診以及后期康復護理等都屬于全科醫生工作范疇。客戶遇到所有健康問題都可以咨詢自己的全科醫生,再由全科醫生治療或轉診。
《生命時報》:如您所說,全科醫生在歐美非常普遍,在中國還處于發展起步的階段。我們為什么要發展全科醫生?有什么好處?
金新蓮:首先,全科醫生對客戶健康狀況非常了解,更能夠從患者長期健康狀況、家族病史、生活環境和背景等方面給出醫療建議;其次,擁有自己的全科醫生能夠減少自己因跑錯科室、掛錯號、大醫院就醫難排隊長而耽誤時間,甚至因此延誤病情;最后,一位專屬的全科醫生能讓醫生和患者之間產生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減少醫患矛盾。
《生命時報》:對個人來說,怎樣才能得到全科醫生更好的幫助呢?
金新蓮:大家需要轉變對全科醫生“什么病都看,什么都不擅長”的錯誤觀念,以及一生病就去大醫院的就醫觀念。建議大家有條件的話,為自己挑選一位合適的全科醫生,給予一定時間、空間,讓彼此相互了解,建立固定的醫患關系,提升對醫生的信任度,能更好地進行個性化的、有針對的健康生活管理,最終促進您的身體健康,提高您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