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廣東人就醫看病,可能碰到的是全職醫生,還可能是兼職醫生。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廣東省中醫藥局關于醫師多點執業的管理辦法》(下簡稱《管理辦法》)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實施。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省醫改辦主任黃飛9月27日作政策解讀時表示,《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建立醫師全省區域注冊制度。具備多點執業資格條件的醫師,其執業注冊全省有效。這也是辦法最關鍵的一點。
此外,目前護士多點執業管理辦法正在征求意見中,擬有效滿足醫養結合、家居或社區護理的需求。
醫生有了“全職”“兼職”之分
《管理辦法》明確要求,第一執業地點醫療機構應當支持醫師多點執業,要建立全職和兼職聘用制度,完善醫師崗位管理。在醫療機構設置“全職”和“兼職”崗位,與醫師簽訂全職聘用合同和部分工作時間聘用合同,在開放其他醫療機構的醫師來本醫療機構多點執業的同時,也允許本醫療機構的醫師去其他醫療機構多點執業。
《管理辦法》鼓勵城市二級以上醫院和縣級公立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機構、社會辦醫療機構多點執業,鼓勵符合條件的兼職醫師在基層開辦醫師診所。
黃飛分析,編制制度今年12月底隨著全省綜合醫改實施,擬改革為編制備案制,意味著“兼職醫生”可能越來越多,只要與醫院約定了每月、每周的工作量即可。
港澳臺醫師也可在廣東多點執業
《管理辦法》允許在內地/大陸短期行醫的香港、澳門、臺灣醫師在廣東省多點執業,是經原衛生部批準,在廣東省先行先試的一項政策。
其實,早在2010年1月1日起,廣東就成為全國最早試水開展醫師多點執業的省份,2012年還根據一期試點經驗,修訂全省醫師多點執業的管理辦法。不過,6年多來,全省辦理醫師多點執業手續的人員共12275人次,年均約2000人次左右,數量實在不多。
事實上,“多點執業遇冷”只是表象,實質上卻是“周末會診”“醫師走穴”火爆。因為前期醫師多點執業都必須辦理變更執業注冊的手續,耗時耗力,程序繁雜,所以醫生們干脆不辦手續,寧愿“會診”悄悄做。黃飛直言,實際上“多點執業”的醫師數遠遠大于辦手續的人數。
醫院聲音
靠每年量化考核來管醫生
“以前說打破鐵飯碗,現在是打破鐵籠子。”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崇雨田說,在醫院的黨政聯席會議上,已經達成共識“支持醫生出去多點執業”,不設卡。
那怎么保障本院正常醫療運行?崇雨田說,還需要看更多實施細則,目前醫院注意到,《管理辦法》要求醫師要兩個周期(即2年)考核要及格,所以靠制定合理的工作量,要求醫生在本院要做夠工作量,才能外出執業,“否則不僅多點執業不了,甚至連一點執業都不行”。多名醫師對此表示,這意味著“自由有限制”,想掛個“第一執業”,主攻“多點執業”,難。
更支持“團隊多點執業”
與其“堵”,不如“疏”。記者在對院方的采訪中發現,廣州地區三甲大醫院幾乎都采取了同樣的“疏”法——聯合二級、三級醫院成為醫聯體、協作群,或以對口幫扶,或以相互轉診的形式,進行“團隊多點執業”。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李俊說,醫生不是單靠個人就可完成接診、檢查、住院、手術的,因此患者“找專家”,實質是找團隊。所以,如果個人外出執業,但那家醫院卻沒有醫療設備、支撐團隊來相配,那還是不行。中山三院更是將一院區向多院區發展,嶺南醫院、粵東醫院、粵西醫院,再加上與20多家基層醫院形成醫院聯盟,醫生團隊在其間“多點執業”。
“民辦公助”醫院出現
中山三院副院長崇雨田認為,針對高端就醫人群,“民辦公助”醫院是多點執業的好形式。在該院對面,就出現了一家這樣的婦產醫院。他介紹,全面二孩后,中山三院產科量比去年增加了很多,供不應求。實在正常掛不到號、建不了檔,高端產婦可到“民辦公助”醫院就醫,公辦醫院的醫生可在完成本院工作后,多點執業。“地方所限,強勢專科無發展余地”,崇雨田指出,“民辦公助”不失為一解決辦法。
請外院醫生執業
多點執業只是大專家“外診賺錢”?這樣想就錯了,記者昨日從多家大醫院了解到,公辦醫院已打開大門。中山三院負責人介紹,以前弱專科,面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只好臨時請外院大專家來會診,現在已開始聯系大專家將本院作為多點執業地。像兒科總是缺醫生,招人很難,現在開始以招聘兼職醫生的形式解決,部隊轉業的醫生也能通過多點執業進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負責人介紹,基層醫生也能到院多點執業,比如心內科,與白云區人民醫院合作,該院遇到疑難重癥解決不了,醫生帶著病人一起轉院到南方醫院,一起參與救治,穩定后再送回區醫院康復。
追問
私人診所做多點執業地試水
問:多點執業一定要到醫院嗎?
答:多點執業地呼聲最高的是基層醫院,群眾希望就近能看到大專家;其次是民營醫院,廣東社會辦醫投資全國第一,多點執業能解決其醫師不足問題;而第三就是公立醫院醫生自行開私人診所,目前全省已在珠海探索這一做法,香港會是成功的范例。
多點執業價格可能上升
問:目前醫師大多選擇民營醫院或醫生集團多點執業,如何才能引導到基層醫院?
答:據我們所知粵東西北的基層醫療機構非常渴望珠三角大專家去多點執業,但受醫療服務價值限制,也有群眾會覺得貴而不接受。醫改將調整合理醫療服務價格,體現其價值。到基層多點執業,可能提升醫師多點執業時的診療價格。
多點執業點
轉診未必獲優先
問:在外院兼職醫生處高價看上病,如需轉院到第一執業醫院,會有優先嗎?
答:向上級醫院轉診,應當按病情的危急重來排序,并不是按是否多點執業收診、轉送。(記者 何雪華 通訊員 粵衛信)
癌癥分“貧”“富” “富貴病”也欺負窮人 與“窮病”相對,有一些疾病與生活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營養過剩、活動量減少等有關,主要是些非傳染性慢病,比如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等。甚至一些腫瘤也與其關系密切。它們被稱為“現代文明病”或者“富貴病”。 【詳細】
蹺二郎腿別超15分鐘 時間太長影響血壓和生育 很多人一坐下來,就不自覺地蹺二郎腿。但是,長時間蹺二郎腿會給全身帶來負面影響。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朱裕昌和武漢市中心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汪陽告訴記者,蹺二郎腿時間太長會增加很多健康隱患的風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