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金暉
降低血糖的藥物有很多種,不同藥物的服用時間是不同的。如果不按照要求服用,就達不到降糖效果,可能會引起血糖波動。降糖藥物服用的時間點主要有清晨空腹服用、飯前30分鐘服用、吃飯時服用及飯后服用等。
空腹服:胰島素增敏劑類口服降糖藥,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要清晨空腹服用。由于此類降糖藥作用時間較長,一次服藥,降糖作用可以維持24小時,因此,每日僅需服藥一次,建議患者每天早餐前服藥,效果最好。
飯前30分鐘服:磺脲類降糖藥在飯前30分鐘服用。磺脲類降糖藥包括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在治療初期,它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而降低血糖,當食物中的糖被分解吸收時,這類降糖藥正好發揮作用。
吃飯時服:阿卡波糖、伏格列
波糖等α-糖苷酶抑制劑要在飯時服,即與第一口飯同時“嚼服”。此類藥物可延遲小腸內葡萄糖的吸收,使飯后血糖水平下降。該藥與吃第一口飯同時嚼服效果最好,如在飯后或飯前過早服用,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飯后服:二甲雙胍要在飯后服。它主要通過增強肌肉、脂肪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而起到降低血糖作用。由于該藥對胃腸道有些刺激,故宜在飯后服。
總而言之,服用降糖藥物均應遵從醫囑,從小劑量開始;注意藥物配伍,如磺脲類與雙胍類同時使用可增強降血糖作用;注意自身肝、腎功能;若口服降糖藥足夠劑量治療一段時間后,血糖始終很高,療效不明顯,可遵醫囑改用胰島素治療。▲
(本文由本報特約記者崔玉艷采寫)
今日秋分!秋季三個部位不能凍 注意飲食解秋燥 9月22日迎來“秋分”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當秋分到來時,意味著正式進入秋季。專家提醒,隨著秋分節氣到來,冷空氣開始日漸活躍,空氣也逐漸干燥,大家要隨著季節的變化,適當調整養生方法。 【詳細】
癌癥真相:免疫力≠抗癌力!免疫失調才是元兇 社會上關于癌癥最大誤區可能認為它是免疫力低下之故,提高免疫力就可防范癌癥,故推銷保健品、食品給癌癥患者時,只要沾上“提高免疫力”的邊,就大行其道。因為人們總覺得: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嗎?其實,免疫力不等于抗癌力。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