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那大9月20日電(記者易宗平)為化解醫療資源稀缺性難題,儋州市近日推出支持和引導社會辦醫的系列優惠舉措,構建多元化辦醫新格局。
儋州首先在準入上放寬社會辦醫條件,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醫療養生、醫療旅游、醫療科研、康復診療等領域,培育業態完整的醫療健康產業鏈;提倡建立健全醫療機構與養生、養老機構之間的業務協作機制,推廣“醫養結合”模式,推動二級以上醫院與康復療養機構等之間的轉診與合作。
發展社會辦醫,穩定的資金來源是關鍵。對此,儋州雙管齊下拓寬投融資渠道:其一是加強財政資金扶持,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納入政府補助范圍;二是優化投融資引導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上市融資或發行債券,鼓勵融資租賃機構對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大型醫療設備融資租賃,當地政府可給予貼息支持,鼓勵擔保機構為社會辦醫療機構融資進行擔保。
除了融資支持,儋州還從多方面改善社會辦醫執業環境,包括對社會辦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免征營業稅;對符合規定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規定的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用的房產、土地,從其取得執業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在醫療人才管理上,儋州允許醫師在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之間流動,鼓勵醫師到基層、邊遠山區、醫療資源稀缺地區和其他有需求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醫務人員在學術地位、職稱晉升、職業技能鑒定、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不因多點執業受影響。
對于計劃總投資1600億元的恒大海花島旅游綜合體,儋州優先支持社會資本、境外資本在濱海新區海花島附近舉辦醫療機構,引進高端醫療技術、醫療設備、醫學專業人才,興辦高端醫療、旅游醫療、健康管理等醫療機構,或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等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