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暑氣蒸騰。但不知不覺間,立秋已悄然而至。又到刮痧的季節了,民諺云:立秋刮刮痧,活到八十八。刮痧主要是逐邪之法。夏秋之際,易感六邪:風寒暑濕燥火。唯邪氣盡出,秋冬進補,方不至于養邪為患。
刮痧,為中醫外治法之一,根植于經絡俞穴學說。用硬物刮拭體表,可刺激經絡俞穴,起到疏通經氣、調整臟腑氣血之效,從而削損、宣泄邪氣,維護人體正氣、治愈疾病。
曾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感冒、中暑、頸肩痛,乃至腹瀉便秘、小兒胃口不佳、減肥美顏,刮痧均有驗效。
刮痧看著簡單,卻也有適宜,有禁忌。以保健為目的的刮痧,對身體的刺激量無須太大。也就是說,運板的力度宜適中,運板的速度不宜太快,刮到皮膚有點潮紅即可。刮拭方向,記一個大原則:從上往下,從內到外。循經按穴刮痧,療效尤佳。
保健刮痧,可嘗試下面這些經絡穴位——
中醫認為,背部的脊柱為督脈,屬陽脈,統領一身之陽氣。不管要調整身體哪個部位的陰陽平衡,總歸要刺激一下陽脈。此外,背部也是足太陽膀胱經所經之處。在十二經脈中,膀胱經包含的俞穴最多,特別是調節臟腑的俞穴,如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膽俞穴等,因此,通過刮痧刺激膀胱經,可調節各臟腑功能。
入秋之后,天氣愈發干燥,燥邪傷肺耗津,很多人都會口干、咽痛、干咳,或感染呼吸道疾病。秋天養生,重在養肺。手太陰肺經,主治肺、咽喉、氣管等癥。位于胸部的檀中穴,主肺癰咳嗽、上氣吐痰;天突穴,主上氣咳逆喘嗽。入秋刮痧以上兩大部位,有助于預防肺部疾病。特別提醒,胸部皮膚較薄,刮痧力度切記過重,以免導致疼痛、骨膜發炎。
三陰交穴,為足三陰經交匯之處,女性屬陰,足三陰經與女性分泌、生殖有莫大關系、故三陰交穴有“女三里”之稱。按揉、刮拭三陰交穴,有養肝、益腎、健脾之效。
刮痧時間、環境亦有講究,刮痧時長不宜超過20分鐘。刮痧不當,反受風寒之邪,或泄邪過度,反傷正氣,使人體機能下降。
痧象背后有玄機,出痧多少、痧印顏色、退痧快慢,都昭示人的身體狀況。刮痧板、刮痧油、也不能隨便用普通梳子、瓷勺以及香油代替。如刮痧減痛,以萬花油作媒介,活血化瘀之效翻倍。
特別要提醒的是,刮痧一定要去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切不可盲目自行刮痧。刮痧同樣講究辨證施治,方能取得顯著療效。(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