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北大醫院創建于1915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國立醫院,也是國內首批建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該院位于北京老皇城內,是距離中南海最近的三級甲等醫院,也是中央保健基地醫院。近日,該院舉辦北大醫院百年院慶系列活動,弘揚“厚德尚道”的醫院文化。
圖為泌尿外科奠基人吳階平和原北醫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長沈紹基在研究泌尿系結核
圖為劉玉村院長(右二)在手術現場
泌尿和腎內:雄踞全國首位的金牌科室
受訪專家:
周利群,北大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
陳旻,北大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醫師、教授
作為專業的“下水管道修理工”,北大醫院泌尿外科在上海復旦醫院管理研究所的最佳專科評比中,已經連續五年奪魁。
去年6月的一天,周利群主任接到某外院大夫的“求助”電話——“病人進行盆腔腫瘤手術時損傷雙側輸尿管,試行修補手術未成功。傷口不停往外漏尿,已折騰了一年多,實在沒轍了。”
“那就轉到我們科來吧!”,“接盤”對北大醫院泌尿科來說是家常便飯。
病人是個年輕女孩兒,整個腹部覆蓋著厚厚的紗布,打開一看臟兮兮爛乎乎的,肚子上帶著兩根引流管,不停地往外漏尿。可3個多月后,經過周利群主任及其團隊的精心治療,她竟然能蹬著高跟鞋美美地上班去了。
“尿從下面傷口走永遠漚著好不了。我們先給她腰上插兩根管子,一邊一個,直接插到腎盂里,讓尿直接從上面走。等3個月傷口炎癥基本消退后再把下面損傷的輸尿管修好,再先后把腹部引流管及雙腎造瘺管拔掉,病就解決了。”周主任把這個如此復雜高難的病例說得云淡風輕。
除了對治療傳統舊疾駕輕就熟,北大醫院泌尿科的強項還在于探索和創新。
傳統的開放性腎癌切除及下腔靜脈瘤栓手術切口大、出血多、恢復慢,目前世界上僅少數頂尖的泌尿外科中心能夠實行純腹腔鏡下的腎癌根治及下腔靜脈瘤栓取出術。周利群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在成功開展多例腹膜后鏡及經腹腹腔鏡相關手術后,首創了新術式,達到了手術操作更為方便,對患者創傷更小,患者預后更好的目的,并及時總結經驗發表于國際泌尿外科領域的主流雜志上,在國際上發出了中國泌尿外科的最強音。
更難得的是,北大醫院的“腎內科”和“腎外科”都是國內頂尖。
北大醫院率先建立新中國首個腎臟病專業科室,被稱做中國腎臟界的“黃埔軍校”,“可以說中國很大一批的腎臟病學科的主任或骨干都是從這兒出去的”,陳旻教授說。
說到北醫救治的疑難雜癥患者,實在是太多了。“2002年冬天的一個雪夜,我們科室收治了一個血管炎、急性腎衰竭的病人,當時抬來的時候臉像白紙一樣,大口咯血,離死亡也就半步之遙。”然而,半個月的治療后,女孩兒就活蹦亂跳的回家了。直到現在,陳旻教授還與病人保持著聯絡,女孩兒情況良好,病癥一直沒有復發。
今天,人們來到北大醫院腎內科看病不單因為北大醫院腎內科獨當一面的實力,還因為北大醫院“后援團”的鼎力支持。“一般情況下,病人得病并非按器官來得,而是全身問題,”陳旻教授介紹說,“這時北大醫院作為綜合性醫院的優勢就會顯現,不管出了什么問題,相關科室都可以給予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