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達醫學常識,知曉家庭護理,讓老百姓獲得健康生活、預防康復所需的知識與能力,做自我健康的管理者是“達醫曉護”專題建立的初衷。最新圖文將為您呈現各類醫學小知識;醫學視頻將用生動的方式為您科普;蝦米媽咪將指導您成為完美父母;在急急如令,您能了解到形形色色的疾病和正確的質量方法;行為決定健康,帶您度過健康的一生。
骨質疏松是如今最困擾中老年朋友的問題之一,臨床工作中遇到很多患骨質疏松患者,他們對這個病十分迷茫,今天就來向大家科普一下骨質疏松的預防與治療。
在“120”急救中心工作已經數年,經常看見報紙和網絡媒體宣傳如何正確撥打“120”,如此鋪天蓋地地宣傳,能正確撥打的人卻還是寥寥無幾。
“既來之,則安之”,要尊重規律,尊重客觀現實,認真對待疾病。積極主動,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正規治療,同時對治病要有警惕心、有耐心、有信心、有愛心。
很多喜歡戶外運動的朋友都會在自己的急救包里放入碘伏棉棒、無菌敷料、繃帶、三角巾等應急裝備。今天為大家分享入門級戶外急救“潮技能”——三角巾及繃帶包扎技術。
每年10月3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圣節前夕(英語:Halloween,為“All Hallows' Eve”的縮寫),當晚小孩會穿上萬圣節服裝,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等。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晚上睡不好,次日白天不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還會異常煩躁,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對什么都沒興趣。那么,睡眠到底有多重要?怎么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睡眠?
輸液長期的過度使用,特別是抗生素的濫用,如今已引發了細菌耐藥性增強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希望借助“大醫小護”的平臺,通過詼諧的表演形式,將“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合理用藥原則讓患者更為接受。
曾經有過這樣的報道,媽媽給新生寶寶戴上小手套,幾天沒有摘下,因線頭纏住手指阻斷血液循環,造成手指壞死截肢。之前,我們還遇到寶寶的外生殖器、腳趾等被線頭、頭發、皮筋纏繞......
患有慢性腎病者,應有“平常之心”。部分在門診就醫的病人,其心態有漠視的、憂慮的、焦急的、害怕的。漠視的是看病隨訪,吃藥斷斷續續;憂慮的是吃藥怕副作用,不吃藥怕腎功能衰竭;焦急的是病急亂投醫,勞命傷財;害怕的是小病大治,或辭崗久養。 “平常心”是個普世哲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 2016-10-25 15:17
靜脈輸液因起效迅速,被很多患者認為是“最厲害”的治療方法。但輸液長期的過度使用,特別是抗生素的濫用,如今已引發了細菌耐藥性增強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希望借助“大醫小護”的平臺,通過詼諧的表演形式,將“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合理用藥原則讓患者更為接受。科普宣教共設置了四個就醫場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 2016-08-19 08:13
每年10月3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圣節前夕(英語:Halloween,為“All Hallows' Eve”的縮寫),當晚小孩會穿上萬圣節服裝,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等。在古代,萬圣節通常與靈異的事物聯系起來,認為萬圣節有女巫和鬼魂。如今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圣夜看作盡情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 2016-10-27 09:00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醫生扁鵲對于疾病的治療有一段經典的論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所以一旦疾病轉移進入“司命之所屬”的骨髓,絕大部分人,一般都認為沒什么辦法了,幾千年來,老百姓對于這一點的認識已經根深蒂…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 2017-03-14 07:56
門診來了一位需要戒酒的病人,住院時卻還帶著兩瓶黃酒。醫生一問才知道,他想通過逐漸減少酒精攝入量的方法配合苯二氮卓類藥物(戒酒的主要藥物)來幫助戒酒。減量配合苯二氮卓類藥物真的可以幫助戒酒么?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看看酒精和苯二氮卓類藥物對人體分別有哪些作用。 英國約克鎮…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 2017-03-13 08:10
一些孩子喜歡斜眼看電視,有些家長可能認為這只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實際上兒童斜眼看電視,可能是在暗示兒童眼部存在一些問題。那么,兒童斜眼看電視可能存在什么問題呢?斜眼看電視又有哪些危害? 大熊貓情緒低落看電視解憂。(劉冉陽/中國新聞社) 造成兒童斜眼看電視的原因…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 2017-03-13 08:02
常聽聞別人患有急性心梗,但其實很多人對這病并不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樣的疾病?又有哪些表現呢? 左冠狀動脈前降支血供受阻造成心臟前壁、左室前側壁、室間隔的前2/3部位的心肌急性缺血壞死。(“達醫曉護”供圖) 一、什么叫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狀動…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 2017-03-08 15:40
多年來,很多人一直搞不清一個問題:掛號費到底是什么費?如果說是排隊用的,那只要像銀行取號一樣就可以,為什么還要收費呢? 一、掛號費的“前世” 古代醫生看病時,為維護就診秩序,會在竹簽上刻上序號,按病人來的先后順序發給病人。病人進門前,有專人將他的竹簽掛在門上,表示這個號的…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 2017-03-07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