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在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市場要有活力,要引導社會力量增加醫療衛生資源供給。專家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使醫療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也意味著該領域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民間資本將成為重要力量。
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以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促進社會辦醫發展,使民營醫療行業備受鼓舞。據國家衛計委數據顯示:2015年,社會辦醫療衛生機構數達到43.8萬所,已占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的45%。社會辦醫療機構門診量已占全國門診總量的22%。
其中,由于口腔在中國是一個高發病率、低治療率的醫療專科,同時兼具基本醫療與非基本醫療的雙重屬性,使其近年來獲得了快速發展,相較于其他醫療細分領域市場化程度較高,也受到資本市場的廣泛看好。比如,歡樂口腔近日便與華泰醫療產業基金、中衛安健創業投資基金以及珠海世紀股權投資基金等單位正式簽署了新一輪投資合作協議,融資金額高達3.5億。
華泰醫療產業投資基金總經理張泉源表示,伴隨著中國整體消費升級和中產階級健康意識的提升,口腔醫療服務尤其是社會力量辦口腔醫療服務機構具有極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醫療細分領域。
雖然醫藥衛生改革的深入發展使民營口腔醫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行業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優質人才資源缺口大、存在經營管理“短板”、患者信任度有待提高等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由于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特殊性,口腔診所多是單兵作戰,獨立經營,缺乏合作觀念,難以形成優質人才資源合力。”歡樂口腔董事長馬春敏告訴記者,與此同時,創辦口腔診所的大多是執業醫生,缺乏管理思維和實踐經驗,在診所運營、管理等方面難以系統思考,對診所的規范化發展形成阻礙。
此外,民營口腔大都規模較小、開業時間較短,在專家資源集中度和品牌效應上存在差距,加上極少數診所經營不規范行為,使患者難以放心就診。同時,投資資金不足、科研力量薄弱、設備環境不佳等問題都是民營口腔面臨的嚴峻考驗。
業內人士認為,口碑對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發展至關重要,“患者進店難”是目前民營口腔普遍面臨的重要挑戰。民營口腔需要大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從解決患者信任問題的角度出發,通過診前悉心溝通講解和全面口腔健康檢查等具體方式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提升患者獲得感,形成良好社會口碑。
同時,民營口腔可探索與公立醫院的合作模式,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嘗試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與公立醫院形成醫療聯合體,開展人才技術交流、分享管理經驗,促進大型設備共建共享,并開展醫生多點執業相關合作,均勻分布口腔醫療資源,努力成為公立醫院的有益補充。
“在人才聚集方面,歡樂口腔創新提出了醫生合伙人制,成功吸引了上千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業醫護人員,為民營口腔吸引人才,提供精準、規范的高質量醫療服務提供了新思路。”馬春敏說。(記者 王軼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