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徐嶺植博士及其團隊在乳腺癌干細胞特性及靶向治療領域取得新成果,首次闡述了p62/SQSTM1-let-7a/b-MYC信號通路對乳腺癌腫瘤干細胞特性的關鍵調控效應,提示信號樞紐蛋白p62/SQSTM1可以作為干預的有效靶點,為攻克乳腺癌的復發(fā)轉移和耐藥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論文近日在線發(fā)表于《癌基因》上。
目前,乳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雖然大大改善,但耐藥和復發(fā)轉移現象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腫瘤干細胞與腫瘤治療過程中的藥物抵抗、疾病復發(fā)和轉移高度相關。但由于腫瘤干細胞的動態(tài)演進及高度異質性,針對腫瘤干細胞的治療仍然缺乏有效的靶點和干預機制。
p62/SQSTM1蛋白作為細胞內的“信號樞紐”,通過自身一系列功能結構域,與多種信號分子相互結合,參與調節(jié)多種信號通路。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以乳腺癌為例,通過體外細胞系實驗及裸鼠體內動物實驗,首次揭示信號蛋白p62/SQSTM1在腫瘤干細胞富集群體中高表達,并且對腫瘤干細胞的“干性”特征起正向調節(jié)作用,干預該基因的表達可顯著降低腫瘤干細胞的“干性”能力。研究團隊還發(fā)現,信號蛋白p62/SQSTM1可通過下調一種微小RNA—let-7a/b的表達,促進致癌基因MYC轉錄后的mRNA穩(wěn)定性,從而介導維持腫瘤干細胞的“干性”表型。后續(xù)的臨床樣本分析進一步驗證了信號蛋白p62/SQSTM1的高表達與乳腺癌患者的PFS和OS呈負相關。
大連醫(yī)科大學腫瘤中心主任劉強教授及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院長、乳腺腫瘤研究團隊趙作偉教授為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記者 閻紅 通訊員 王亞明)
(來源:健康報)
日本“輻射海鮮”走私入境被查 5000余噸高檔海鮮,價值2.3億元,青島海關21日公布了一起海鮮走私大案。這是一個以境外采購、繞關走私、境內銷售的專業(yè)走私團伙,他們甚至將日本福島附近受核輻射污染的海鮮,通過繞道越南的方式走私入境。該走私團伙“幕后老板”在山東、福建、廣西、遼寧等地有多家分公司,自己在美國遙控,通過內地公司走私收款后,將錢由地下錢莊轉移出境。 【詳細】
1斤地瓜葉子頂10斤人參? 近日,一則帖子在微信朋友圈里熱傳,帖子稱“1斤地瓜葉子能頂10斤人參!”地瓜葉搖身一變就成了蔬菜皇后,可以媲美人參?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