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體檢中,醫生發現寶寶超重或肥胖了,總是會提醒家長要注意控制體重。但往往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我們家寶寶不胖呀!”。醫生眼中的胖和家長眼中的胖似乎不在一個水平。許多家長認為胖是兒童健康的表現,家有胖寶寶是很開心的一件事。然而,醫學研究認為,兒童肥胖也是一種營養性疾病,長期肥胖不僅會造成兒童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危害,肥胖還會持續至成年期,增加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慢性疾病的早齡化。
體型走樣。肥胖孩子體態臃腫,小小年紀,就挺起將軍肚,失去青少年健美的體型。
心理陰影。肥胖兒童平時動作緩慢,上體育課時因為身體笨拙、動作不規范等常招致哄堂大笑。在學校里, 同伴喜歡給胖孩子起外號, 如“肥豬”、“胖墩”等。這些都會對肥胖兒童的心理造成影響,導致他們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缺乏自信,進而與周圍的人逐漸產生心理隔閡。這種自卑心理還會影響學習,使精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學習成績下降。
肥胖引發多種并發癥。肥胖是兒童罹患高血壓的危害因素之一。肥胖程度越高,血壓也越高。同時兒童肥胖也是誘發脂肪肝、高血脂和胰島素抵抗的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重度肥胖兒童脂肪肝發病率高達80%。
增加成年期肥胖和代謝綜合征的危險。研究表明兒童8歲后仍為肥胖者, 80%以上到成人可為永久性肥胖,兒童到成年期持續超重肥胖以及BMI的過快增長與成年期的血脂、血壓和胰島素水平有關,甚至會增加成年期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 周亞男 黃榮 吳葉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