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北京和睦家醫院院長盤仲瑩
人民網北京2014年8月1日電 (記者馬曉慧)“如果只是抱著一種投了錢,就需要盡快有高回報的話,醫療行業未必是一個最適合的行業。”近日,北京和睦家醫院院長盤仲瑩在做客人民網“診脈民營醫院”系列訪談時指出,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要耐得住寂寞,“瘋投”行為不可取,缺乏理性思考必然無法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
人才積累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醫院要發展其實最核心關鍵的是人才。人才不光是大家普遍看到的是醫療和醫學專家,還包括醫院的管理和運營的專業人才。”盤仲瑩認為,醫療機構的數量不斷地增加,但人才卻跟不上,導致醫院之間互相搶奪人才。此外,人才的素質不高,也影響醫院發展運營的效果。
一家醫院想擁有自己的人才儲備需要長期積累和培養的過程。
以北京和睦家醫院為例,盤仲瑩帶來的數據顯示,目前該院全職的醫生有一百七八十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從國外聘請的醫生,三分之二是在公立醫院有一定工作經歷和經驗的醫生,辭職以后加入和睦家醫院。
除了向外界尋找、聘請醫生積累專家資源,人才梯隊的建設也離不開自己培養的醫生。“我們已經開始嘗試招收應屆畢業的醫學博士或者碩士研究生,做自己的住院醫師進行培養。經過二到三年內部培訓以后,可以按照和睦家的標準,單獨出診。”盤仲瑩介紹,人才不是招進來馬上就去工作,而是要經過嚴格的培訓。
人才建設不僅投入大,而且在短期內無法看到收益,但有遠見和長期規劃的醫院要舍得在這方面投資。“在和睦家醫院,我們每周差不多都有二到三次內部的繼續教育培訓,每個全職醫生入職以后,每年至少有兩萬五千元以上的醫師繼續教育基金,而且他們有一周帶薪的假期,可以參加國內外的醫學教育和學習。”盤仲瑩認為,雖然這是一個很大的投入,但能夠幫助自己醫院的醫生保持與前沿醫學知識不脫節,在一致的水平線上,進而保證最先進的診療方式。
“除了醫生以外,人才建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護理團隊。在現代化的醫療機構和患者的管理之間,護士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此,在和睦家的結構里面,護理、醫療、行政運營是相對比較獨立的三個體系,我們有從國外聘請的專門做護理教育培訓的老師,自己教護理培訓課程,來保證我們的護士能夠完全適合工作需要。”盤仲瑩補充道。
【1】【2】
下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