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血栓日”,秋冬季溫差大,忽冷忽熱的氣候易使血管痙攣、狹窄,彈性下降,瘀堵和梗塞此時極易發生。此外,進入秋季,空氣干燥,人們飲水量也較夏季有明顯減少,體內新陳代謝減慢,血液濃度增加,也容易引起冠心病、心絞痛、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老年人尤其要小心腦血栓形成。
腦血栓起病慢 多見于60歲以上老年人
腦血栓形成,一般多見于中年以上和老年人,60歲以上有腦動脈硬化、高脂血癥和糖尿病的病人最易發生。部分病人發病前有前驅癥狀,如頭暈、肢體麻木無力等癥狀。
同時,腦血栓形成起病較緩慢,多在夜間睡眠中發病,第二天醒來才發現半身肢體癱瘓。部分病人白天發病,常先有短暫缺血發作癥狀,以后進展為偏癱。腦血栓病人多數發病時無意識障礙、頭痛、嘔吐等癥狀,局灶征緩慢進展多在數小時或2~3天內達到高峰。
警惕異常表現應及時送醫
腦血栓的發病有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早期會有一些前兆,如果能及早發現并在黃金時間窗內送到醫院救治,患者可以得到一個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據醫生介紹,腦血栓的黃金時間窗是3-6小時,腦血栓早期常會出現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的癥狀,表現為肢體偏癱、言語不清、供給失調、走路不穩、飲水嗆咳等等,有些患者還會出現意識模糊、記憶下降、頭暈等癥狀。
當出現一些神經功能缺損的癥狀時,我們該如何鑒別是否為腦血栓的前兆呢?腦血栓的前兆癥狀有一些特點:前兆癥狀是發作性的、短暫的,幾分鐘或者半小時之內就會緩解;每次發作都很刻板,而且會反復發作;微笑、說話、平舉上肢等,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口角、肢體單側下垂,說話口齒不清、不能完整表達等情況;一旦確認是腦血栓的前兆,一定要及時送醫院就診。
晚飯后是鍛煉的最佳時間
不少人喜歡早起鍛煉,專家提醒,其實晚飯后才是最佳鍛煉時間,尤其是到植物較為密集的公園、山上鍛煉時。由于呼吸作用原理,大部分植物是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而晚上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因此,傍晚是空氣中含氧量較高的時候,適宜鍛煉。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可以選擇慢走、打太極等有氧運動,適合任何季節,對血管也有益。
同時,為了保護腸胃,冬季應多吃溫熱的食物,盡量避免或者減少寒涼食物的攝入,例如綠豆粥、涼性水果等。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冬季吃水果應注意溫熱,例如可用熱水燙一燙,以減少刺激。在飲食方面,應以富有營養和新鮮清淡為原則,多吃蛋類、瘦肉、青菜,而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類、辣椒等。中醫認為肥甘辛辣的食物能生痰助火,因此患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癥的人應當慎用。
老年人這個季節可以在日常服用一些鹽藻,鹽藻是源自生物體內的全營養素,富含人體健康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如維生素類:維生素A、葉酸、天然類胡蘿卜素等; 脂類營養素:卵磷脂、亞油酸、亞麻酸等;糖類營養素:鹽藻多糖等;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類:鈣、鐵、鋅、硒等70多種;氨基酸類:18種氨基酸,其中8種為人體必需氨基酸;鹽藻中元素含量比例與人體體液、細胞漿液相吻合,可全面補充細胞所需營養元素,增強細胞動力。這些營養元素可以溶解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形成。同時可加強血液循環、抑制血栓形成。還可通過調節脂肪代謝,降低過氧化脂質,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對保護腦組織具有促進作用。
每個人都有“年輕指數” 你達標了嗎 你知道嗎?每個人都有個年輕指數,可以通過閉目金雞獨立測試法來測。小編周圍很多同事都測了,結果發現不達標的人還不少呢!如有些人實際年齡雖然40歲,但生理功能卻跟50歲的人一般。 【詳細】
秋天吃啥最養生?盤點最給力的時令果蔬 秋天,溫差逐漸加大,我們在起居飲食方面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中國人秋季養生講究養陰防燥,秋季吃些什么果蔬能養生?來看小編的整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