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站報道,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以來,國家和我區出臺多項措施促進社會辦醫發展,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但由于在行政審批上仍然存在一些體制機制障礙和政策束縛需要破除,使這些政策與切實解決我區當前醫療資源問題不足與結構失衡,形成多元辦醫格局的目標仍有不小差距。為此,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主動作為,從三方面助力社會辦醫發展。一是提升思想認識。主動將加快推進我區社會辦醫療機構成規模、上水平發展,與衛生計生行政審批簡政放權向縱深發展、整合精簡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置許可審批程序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正確理解社會辦醫現行有關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與創新性,對具體審批事項實例提出可操作、可復制并能有效實施的解決方案。二是理順工作關系。該委積極理順區域醫療資源規劃(主要指醫療機構設置規劃)與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之間的關系,主動破除一些體制機制障礙和政策束縛,助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管理辦法》等有關政策全面貫徹落實。三是創新工作方式。為了整合精簡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置許可審批程序工作,在全區“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尚未出臺前,該委采用協調會議的形式集體協商、議定醫療機構設置審批有關規則,以務實創新、從簡便民、敢于突破的態度正確協調處理法規規章與現行政策之間的不適問題,突破醫療機構設置審批難點。據統計,自2011年至2016年8月底止,自治區本級共有14個單位申請社會辦醫,該委予以設置審批11個,予以執業登記3個,進一步激發了社會辦醫活力。(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行政審批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