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醫生勞動不是舉手之勞
不久前,北大人民醫院某專家一篇文章引起關注。題目直抒胸臆——《抱歉!從即日起下班時間及休息日不再接受疾病咨詢》。
作者訴苦,每到晚上下班后,或者周末節假日,總有不少朋友發來微信,咨詢自己的、親戚的、朋友的病情。文章說:“我相信對這些病人來說,病情可能是煎熬人的大事兒,可是我也實在疲憊,實在顧不過來啊!”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家生病了第一反應不是去醫院,而是找熟人醫生咨詢。曾經,一位醫生因為沒有給患者提供網絡咨詢,被粗言相向,并引起軒然大波。醫生在工作以外的時間不為患者提供免費咨詢服務就該被罵?醫生們真是有苦說不出。
很多人以為,醫生接受咨詢只是舉手之勞,所以才會肆無忌憚地侵占醫生的時間和勞動。反過來,正因為咨詢經常是免費的,導致咨詢者往往缺少時間成本意識,經常一句又一句地在一個問題上扯皮說廢話,令人難受。很多時候,醫生還不好意思拒絕,因為對方通常打著“熟人”的名義。
我曾向一位精通兒科的老師咨詢自己孩子的病情,每次我都會發一個紅包過去,聊表心意。我認為,醫生具備這種專業判斷的能力,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他們多年來通過大量的金錢、時間、腦力投入,通過大量淘汰性的考試以及大量醫療實踐活動后得到的。再說,醫生下班后,休息時間是極其寶貴的,他們需要恢復體力,也需要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我想,自己占用了這種珍貴的資源,就應當為之買單。
但奇怪的是,當下這個社會,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好像寥寥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