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寶坻區一家蔬菜公司的工人展示該公司生產的正常的黃豆芽(右)和綠豆芽(左)。(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豆芽是餐桌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很多人都喜歡吃,也有人在自己家里發豆芽。然而最近經常能聽聞毒豆芽事件,導致人們在買豆芽或吃豆芽時又多了幾分顧慮。毒豆芽到底是怎么來的?它的毒性又表現在哪些方面?會不會危及我們的健康呢?
豆芽的生長
豆芽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芽菜類植物,價格也比較便宜。我們平常所說的豆芽,一般指黃豆芽,它是由黃豆泡發而成。與黃豆相比,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為什么黃豆本身的維生素C的含量沒有黃豆芽的高呢?因為黃豆本身屬于種子,而且是屬于干燥的種子類,它里面幾乎不含有維生素C。但在它萌發的過程中,維生素C的含量會隨著黃豆的生長而上升。
藥劑致使豆芽有毒嗎?
很多朋友認為,豆芽里面是不是加了很多的化學藥劑從而導致豆芽有毒呢?其實,在植物生產中可能會添加一些促進植物生長的調節劑,但不會很多。植物生長調節劑大致有以下幾種:一種是赤霉素,簡稱GA;一種是6-芐氨基嘌呤,簡稱6BA;還有一種是2,4-二氯苯氧乙酸,簡稱24D。這三種物質都被叫做植物生長調節劑。它們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的分裂,其中,赤霉素還可以促進細胞生長。
在學術上,這些植物生長調節劑也被叫做植物激素,這種叫法很容易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其實,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大自然中也是存在的,比如赤霉素,其中植物也會分泌出赤霉素,它會使植物本身長得更強壯,促進花果成熟。另外兩種,24D和6BA是人工合成的,是植物體內類似生長素一類的激素。
所以,不管是人工合成還是植物自己合成的植物激素,這些都跟人類的合成激素一點關系都沒有,也不會給人帶來身體上的危害。
我們經常聽到的“有毒豆芽”更多的因為在豆芽生產的過程中用到一些化肥或者農藥以致其有毒。而植物激素和化肥農藥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輕易聽信謠言。
(作者:食品安全專家 趙健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