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正熱,“飛魚”菲爾普斯身上的火罐印也成了熱門話題。拔火罐能起到哪些作用?哪些人群在選用這一療法時要慎重?拔火罐的時候又要注意哪些問題?記者采訪了重慶市墊江縣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古利花。
“最近很多人來我們這兒拔火罐,每天能有80多人。”古利花說,拔火罐是中醫的特色療法,主要作用是驅寒除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比如患了寒濕感冒,覺得腰背部或者四肢酸痛的患者,或者患了風寒感冒,覺得背部發涼的患者,都可以嘗試這一療法。
拔火罐也得對癥,千萬不能盲目跟風。古利花說,拔火罐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尤其對幾類人群而言,一定要慎重選擇。
發燒高熱的患者,拔火罐不一定能起到作用,反而可能會加重病情。有特殊疾病的,比如有出血傾向或者凝血功能不太好的患者,拔火罐可能會流血不止。肺氣腫嚴重的患者,建議胸背部不拔火罐,否則可能會導致氣胸。
孕婦以及身體較弱、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也不建議選擇拔火罐療法。古利花說,身體健康的人拔火罐,也一定不要選擇過饑、過飽或者過度疲勞的時候,否則也可能會突然暈倒。
對于許多習慣在家自己拔火罐的人,醫生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拔火罐前要注意消毒,拔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安全,避免燙傷。古利花說:“很多病人不注意這兩點,導致皮膚燙傷甚至感染。”
其次,拔火罐一定要注意部位。如果是自己拔火罐,不妨選擇肌肉比較厚的位置,比如背部或者后頸。
“拔火罐的時間也一定要注意,我們一般會控制在10到15分鐘,根據天氣情況有所增減。比如最近天熱,可能8分鐘就可以了。而有些人自己拔火罐,一拔就是20分鐘,對身體反而產生了副作用。”古利花說。
對于拔火罐的器具,專業醫生一般選擇玻璃罐或者真空罐。“雖然不會有特別嚴格的要求,但是像塑料罐之類的肯定不行。”古利花說,“有一點要提醒大家,拔罐以后的膚色變化,并不能說明你身體好壞。”中醫認為,皮膚黑紫比較重,說明寒濕瘀比較重;皮膚顏色略有發紅并且很快恢復,也只能說明身體的寒濕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