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身體好乏力,到哪都想躺著”、“特別困,總想睡覺”……酷暑天氣,很多人說自己越來越懶了,有時甚至連腿都懶得抬。
中醫專家說,炎夏,很多人出現腿重、懶得動、沒胃口、腹滿腹脹、嗜睡等一系列癥狀,除了天熱難耐之外,恐怕就是體內濕氣過重所致。
感到疲倦多因濕氣重
“最近,早晨起床后,還是覺得特別困,總感覺身上有東西包裹著,懶得動彈。為啥會這樣?”市民王女士疑惑地問醫生。
“七八月份也叫長夏,此時正值濕氣當令。中醫講的‘濕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體對濕氣的感受!便y川市中醫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心病科主任李志明說,王女士早晨起床犯困犯懶的癥狀,就是典型的體內濕氣過重的表現。
濕邪害人不淺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
“濕氣,屬于陰邪,容易傷陽氣,導致有些人總是萎靡不振、懶散,甚至表現為關節沉重、疼痛等!崩钪魅谓榻B。
那么,我們體內的濕氣從何而來?有兩種可能:一是外濕,即氣候潮濕或環境潮濕所至。二是內濕,人體脾胃運化功能不好,產生的水濕。
怎樣才算濕氣重?
據李主任介紹,如果你常有以下表現,就說明體內濕氣重,需要祛濕了。
●頭重如裹,頭總是蒙蒙的,不清醒。渾身乏力,沒勁。
●舌苔比較厚,也是濕邪重的典型表現。
●胸腹脹滿、食欲欠佳:濕為陰邪,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運行致脘腹脹滿,脾胃功能失常。
●下肢浮腫、便溏:常表現為下肢浮腫,大便不成形,而且黏滯。
●皮膚病復發。
夏天這些習慣易招濕氣
李主任提醒,夏天以下生活習慣會讓濕邪趁虛而入。
●貪吃涼酷熱的季節,冷飲、生冷食物、涼性瓜果是很多人的最愛。殊不知,為貪圖涼快,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將濕邪深埋在體內。
●常待空調房夏天該出汗時因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體內濕邪堆積。
●口味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系到營養及水分代謝,常吃油膩、過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晚飯吃得太飽,吃得太晚,也會加重體內濕氣。
濕氣太重容易致肥胖?
“從體質來說,胖人大多是體內陽氣不足,多為痰濕體質!崩钪魅握f。濕氣重雖然不會直接導致肥胖,但是與肥胖難脫干系。
首先,濕氣重的人偏好重口味,高油高鹽的食物吃多了,容易造成身體循環不暢,身體濕氣郁積。其次,濕氣重的人怕冷,身體就會選擇囤積更多脂肪來保溫,人容易發胖。此外,濕氣過重會造成氣血不足,代謝能力不足,身體的廢物就難以排出體外。毒素積壓,人就越來越胖。
常游泳會加重體內濕氣?
暑期,趙女士的兒子每天都去游泳。但趙女士最近看到微信上的一則健康提示:夏天不宜多游泳,不然為身體惹來濕氣,反而影響身體健康。這讓她有些擔憂。
對此,李主任表示,游泳是一種消耗體能的有氧運動,只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通常情況下不必擔心惹來濕氣。如果是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光是玩耍而不游起來,再加上本身就脾腎陽虛,就容易惹來寒濕入侵,濕邪內郁。(記者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