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阮祥燕
中日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潘曉玉
近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一位61歲的老太太成功產下一名5斤9兩的健康男嬰,創造了婦產學界的奇跡。這件事在引發社會熱議的同時,讓不少失獨老人燃起了希望之火,想借助先進的醫學技術使自己再圓“媽媽夢”,這個愿望現實嗎?
61歲的年齡已是超高齡產婦,這個事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她是如何實現的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阮祥燕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女性生育的先決條件是具備卵子,一般情況下中國女性在50歲左右絕經,只有少數人可維持到55歲左右,繼而喪失排卵能力。絕經后再想生孩子,就不可能是自然狀態的生育,需要通過一定的輔助生殖技術,即試管嬰兒。做試管嬰兒的卵子來源有幾種可能:用激素刺激排出卵子,這種可能性很小;第二種可能是取出自己年輕時冷凍的卵子;第三種可能是用其他年輕女性捐獻的卵子。然后卵子與精子結合進行體外受精。
中日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潘曉玉在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絕經后的女性子宮開始萎縮,環境不利于懷孕,需要通過大劑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等的刺激和補充,讓子宮內膜維持良好的狀態,保證子宮內膜增厚和受精卵的著床以及良好發育。
專家強調,輔助生殖技術目前在臨床上比較普遍,理論上可以使各個年齡段的女性有懷孕的可能,但并不提倡45歲以上的女性去嘗試。首先,孕婦年齡大本身存在很多潛在的危險。更年期后,女性自身的條件、體質各方面情況明顯下降,心血管病的發生率也會增高。這時如果懷孕,妊娠期容易發生各種病理改變,比如血糖、血脂異常,同時患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癥等風險明顯增大。超高齡產婦有無冠心病,心臟負擔能否承受,也是一大問題。
其次,高齡產婦由于身體機能下降,伴隨并發癥,會對胎兒的正常發育造成影響。胎兒發生畸形、染色體異常、停止發育、流產、早產、低體重兒等危險的幾率明顯增加,同時新生兒死亡率也比較高。
再者,產婦年齡太大,在撫養孩子的精力方面會有很大的限制,在生活和心理上將是沉重的負擔,需要極大的承受力和耐力。
潘曉玉表示,高齡產婦還面臨對子代的影響,有研究發現,高齡產婦生下的孩子患自閉癥、多動癥、抑郁癥和情感障礙的幾率遠遠高于適齡產婦的孩子。
超高齡產婦的分娩方式一般以剖腹產居多,手術和麻醉對于產婦來說也是一道坎兒,在分娩時,羊水栓塞、宮縮乏力、大出血、子宮切除的風險明顯增加。另外,超高齡產婦還需要考慮孩子生下來后,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母子間的代際關系以及來自周邊社會的輿論壓力等能不能坦然接受,將是以后要面臨的更嚴峻的挑戰。▲
(宋龍艷)
冬天對這些人來說是個坎!有幾點必須要注意 很多人都聽過,老人過冬是個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別是高齡老人。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不管是研究數據,還是專家分析,事實也的確如此。 【詳細】
溫潤益腎過“小雪” 3款食療方推薦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南方地區北部也開始進入冬季。小雪節氣提示我們到了御寒保暖的季節,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門診主治中醫師高三德提醒,我們要重視調養自己的情緒,宜吃溫潤益腎的食物,亦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