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后大姨媽又來?不是“返老還童”!
絕經,顧名思義,是指女性永久性無月經狀態,是一種正常生理狀態,我國的平均絕經年齡約為49.5歲。如果絕經后“大姨媽”又來了,可不是“返老還童”,應該及時就醫。
近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科接診了一位59歲的患者郭姨。已經絕經11年的她在今年1月再次出現陰道流血,郭姨不以為然,以為是“返老還童”的好事,加上疫情原因,遲遲未到醫院診治。拖了幾個月后郭姨陰道流血量較前增多,伴下腹隱痛。6月19日,郭姨去到醫院一檢查,沒想到竟然是子宮內膜癌!不幸中的萬幸是盆腔MRI評估郭姨尚處于子宮內膜癌早期。充分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后,6月28日郭姨順利完成了手術治療。
女性在絕經前后往往月經不準,那么怎樣才算是絕經后出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婦科李坤寅主任醫師介紹,絕經后出血是指女性在月經停止1年或以上,再次出現陰道流血,被視為老年女性婦科惡性腫瘤的主要癥狀之一,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往往可能提示是疾病。比如說子宮內膜癌,約90%患者出現陰道流血或陰道排液,其中陰道流血常常表現為絕經后出血,且出血量一般不大。而郭姨正是絕經11年后出現的陰道少量流血。除了腫瘤之外,子宮內膜息肉、宮頸息肉、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炎、老年性陰道炎、宮內節育環久置不取等婦科良性疾患亦可引起絕經后出血。當絕經期遇上陰道流血,切勿掉以輕心,應及時前往醫院婦科就診,排查惡性疾患,早期干預,早期治療。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三大惡性腫瘤之一,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其中75%發生于50歲以上婦女。對于中老年女性該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李坤寅主任醫師介紹,子宮內膜癌多發于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孕不育、長時間服用雌激素及他莫昔芬或者絕經延遲的老年女性,而郭姨就是一位體形偏胖、同時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此類高危人群平時應注重健康管理,適當鍛煉身體,保持心情舒暢,規律作息,控制好血壓、血糖,避免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激素類藥物。(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戚正濤)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