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一位阿姨,每天清晨都會到家附近的綠地上練習扇子舞。上個月,阿姨晨練時突覺頭部一側陣陣疼痛半身僵硬,扇子拿不住掉到地上。她想打電話給兒女,但撥通后卻一個字都說不清。
幸虧身旁一同晨練的人及時撥打了120,將阿姨送到了醫(yī)院。“醫(yī)生說是腦梗,經(jīng)過及時治療以及中藥調養(yǎng)轉危為安沒有留下后遺癥,要是再耽誤一會兒,后半輩子恐怕就下不了床……”阿姨說。
晨練需應季老人鍛煉不宜過早
神經(jīng)內科主任介紹說:季節(jié)變化,天氣忽冷忽熱,在早上溫度很低的時候進行晨練,中老年人更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心腦血管病突然發(fā)作。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最好將鍛煉時間挪到溫度較高的時間。
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必須樹立“預防勝于治療”的觀念;而對于腦中風全癱偏癱、跨欄跛行、流口水、語言障礙等后遺癥患者必須樹立“個性化綜合治療”的觀念。
腦中風危險人群不僅局限于中老年人
許多人認為腦梗的高發(fā)人群就是老年人,其實不然。
高血壓、糖尿病、房顫、吸煙、運動少、體重超標、高血脂、家族史都是腦中風發(fā)生的八個關鍵危險因素。中醫(yī)認為: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具備以上兩項者,建議日常應防微杜漸防犯于未然!
延伸閱讀
中醫(yī)認為:腦中風及后遺癥與五臟衰老有關。《黃帝內經(jīng)》云:百病之源,五臟為根,慢性病皆由五臟虛損引起,遠離慢病需保心疏肝健脾潤肺強腎五臟同調。
中老年人用藥恢復疾病時,還可配合三爪龍等保心藥,縮短心悸失眠、冠心病、中風后遺癥等心腦病用藥療程;選老鴉嘴等健脾藥材,調食欲補營養(yǎng)、解決便秘腹瀉等消化病;配合五爪龍等潤肺壯藥,提高老慢支、久咳、哮喘等呼吸病起效速度;結合首烏藤等強腎藥,對風濕骨病、尿頻尿急、耳聾耳鳴等效果倍增;配合青藤等疏肝藤藥,血壓穩(wěn)、眼不花、氣血足不瘙癢。
入伏了!多吃這三類食物安心度夏 “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7月17日是今年的入伏日。專家推薦,多吃這三類食物,助你安心度夏!【詳細】
四季不離茶,受益一輩子 現(xiàn)已77歲的蔡炳勤教授,行醫(yī)生涯五十余載,在中醫(yī)學術上治學嚴謹,閑暇之余追求“游乎空虛之境,順乎自然之理”,強調順其自然來養(yǎng)生,喜聽音樂,擅長書法,愛好飲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