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巖松談“核醫學在甲狀腺癌診治中的作用”
甲狀腺癌患者生存時間長 核醫學對其治療有獨特優勢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曾璇) 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病率呈全球性增高趨勢,引起了公眾的關注。12月20日,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副主任林巖松教授做客人民網,與網友交流并解析了“核醫學在甲狀腺癌診治中的作用”等相關問題。
林巖松在訪談中提到,我國總體甲狀腺癌的患病率不低。因為甲狀腺腫瘤的患者生存時間非常長,所以人群中患病的基數大概在1%左右。甲狀腺癌發病率方面,應該在十萬分之八左右。
核醫學在甲狀腺癌診斷和治療方面作用獨特
在醫學領域,核醫學是采用核技術來診斷、治療和研究疾病的一個新興學科,林巖松也介紹了核醫學在甲狀腺癌的診斷、治療方面起到的作用。她表示,核醫學在甲狀腺方面的作用有獨特的優勢。甲狀腺是合成甲狀腺激素最重要的場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離不開碘和酪氨酸。核醫學有放射性的碘,會跟普通的人群中的穩定碘一樣,對甲狀腺納碘轉運體攝入。攝入之后,它也參與一系列的有機化過程。因此,碘131療法可以用來進行甲狀腺功能的顯象和攝取情況的判定。核醫學除了可以用碘顯象,顯示甲狀腺的功能和形態之外,還可以用一些腫瘤特異性的顯象劑來看甲狀腺是否有一些惡性結節,這些甲狀腺癌是不是轉移到其他地方了。所以,核醫學有很多的手段來為甲狀腺服務。
林巖松同時介紹了核醫學在治療甲狀腺癌方面的優勢:首先,獨特的甲狀腺攝碘功能,使我們可以把放射性碘引入,進行“偵查”。從功能方面,可以看到有沒有一些轉移等各方面的情況,還有早期良、惡性方面的判斷。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因為獨特的攝碘功能,我們還可以用碘進行治療。不像其他的治療手段,以后只能觀察它的療效,我們還可以做一步,即治療后還可以對這個病人進行全身的顯象,探測一下我們的藥物到底去了這個病人的什么地方。通過這個,如果一開始,我們判斷病人是頸部的病灶,但通過治療后顯象,我們有可能會看到,這個病灶已經擴散到遠處。或者說,通過我們的顯象,我們定期還可以看到治療的療效。所以,核醫學在甲狀腺方面的作用,一個是診斷的意義,還有監測復發的意義、治療的意義。
甲狀腺癌患者的術后護理建議
訪談最后,林巖松還提出了一些甲狀腺癌患者在接受完手術之后的護理建議。她表示,現在的甲狀腺癌外科手術是非常安全的,病人愈合也非常快。如果有一些比較罕見的并發情況,比如低鈣的情況,對癥處理就可以,要及時地監測血鈣的情況、甲狀腺功能的情況。比較要強調的一點是,甲狀腺癌的病患,經過手術治療后,后續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及時地把甲狀腺激素吃好。還有一點,甲狀腺腫瘤的發生,其實和精神、情緒,還和一系列我們未知的包括輻射相關的后損傷、碘的攝入等等方面有關系。如果得了這個病,患者要了解到底哪些因素影響比較大,要避免這些因素。
她同時提醒網友,甲狀腺癌的預防也很關鍵。一旦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要驚慌失措,這樣的結節在醫生規范的隨診中,會監測到哪一部分存在惡性的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及時地配合醫生,進行一些細針穿刺活檢,一旦有問題,經過后續規范的手術,還有術后規范的評估、后續的治療,相信還是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未來。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醫生APP
熱門點擊排行榜
聯系我們
人民健康網微信 微信號:rmwjkpd 公眾號:人民網健康 |
人民健康網微博 微博昵稱: 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 |
電話:010-65367951 郵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