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雙手手指緊緊相扣,手掌根部垂直連續心外按壓;一手按下額頭,一手托起下巴,深吸一口氣進而連續地人工呼吸……”這個情節不是醫院的CPR培訓,也不是在醫院里的搶救,而是發生在東單路口的生死時速。
10月21日上午,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王雙玲護士夜班返回家的途中發現前方有人倒地,職業的敏感性和使命感,讓她立刻奔向前去。王雙玲熟練地觀察此人的瞳孔脈搏,發現已觸摸不到動脈搏動,判斷意識已經喪失,立即跪在地上進行CPR(心肺復蘇),同時組織其他路人撥打急救電話,讓其家屬前往協和醫院急診科求援。王雙玲冷靜地持續心肺復蘇,以每分鐘100-120次的頻率并使之下陷5-6厘米的力量按壓胸骨進行有效按壓,指導家屬并與家屬替換著進行人工呼吸。
此刻,王雙玲早已忘記夜班的疲憊,更不察覺跪在石板地上的疼痛和大風夾帶著秋雨的寒冷。她只想著:心跳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搶救復蘇,4-6分鐘后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損害,因此CPR必須爭分奪秒!
經過搶救,該路人斷續出現了口唇由青紫轉為紅潤、嗆咳、手指活動等復蘇成功的表現,但意識依舊不能完全恢復。搶救的場面感動著在場的其他路人,但是缺乏專業的搶救技術讓大家望而卻步,她一個人堅持著,只為這位患者能夠轉危為安。之后人群中出現一位正好路過的協和醫科大學的學生與另一位路人一起協助她進行心肺復蘇。他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搶救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分鐘了,用一次一次的復蘇支撐著這個路人的體征,直到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的平車到達現場。在眾人的幫助下,大家將他迅速搬上平車,親自護送并一路持續CPR,直至到達協和醫院急診搶救室。
看到急診科同事接手治療該路人,12小時不合眼的夜班勞累再加上半個多小時高強度心肺復蘇產生的虛脫感瞬間涌上王雙玲的全身,她累癱在急診搶救室的椅子上,連話都說不出來。急診科的同事給她的科室同事打電話,大家才知道這件事,趕快用平車把她推回科室休息。醒來后,她才發現自己的膝蓋已經出現了瘀紫。當她了解到該路人在醫院同事的大力搶救下,已度過最危險的時刻,轉入重癥醫學科,仍在進一步治療中時,她才放下了懸著的那顆心。
而后,在協和醫院員工的朋友圈中就相繼出現“紅衣美女路邊搶救路人”的故事,大家感動于這個姑娘的義舉,網友們紛紛為協和護士點贊:“協和醫院醫術高,醫德也高”;“醫生真的很偉大,希望這樣的正能量傳播面再廣一點”;“醫護人員都有一種救人一命的使命仁心”。(趙明曦 郭晶)
把感冒“吃”回去,靠譜嗎 雖然感冒不是什么疑難雜癥,很多時候即使不吃藥也能自愈,但感冒時鼻塞、頭暈總讓人感覺很不爽。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沒想到還真有科學家去研究了食物對病情的影響,研究結果最近還發表在了美國《細胞》雜志上。 【詳細】
國際公認十大防癌食物你吃了嗎? 飲食不當可以致癌,但吃對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北中醫學院副研究員黃志杰在深圳講學時指出,自然界中并不缺乏防癌抗癌的物質,它們廣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之中。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