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上,25歲的張小姐吃了朋友打包給她的兩斤小龍蝦后,睡覺時后背就疼痛得讓她無法忍受。醫生診斷后發現情況嚴重,8月16日她被轉送至康華醫院。康華醫院急診科主任桂見軍診斷后確診,張小姐患的是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就是俗稱的“小龍蝦病”。此前,廣州、深圳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病例,在東莞這還是首例。
張小姐說,她是湖北人,她經常吃小龍蝦,以前一次還吃過好幾斤的,從來沒出過事,“這次打包小龍蝦的店,做得非常干凈的”。她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這次她會中招,而她的朋友同樣在這家店吃小龍蝦卻安然無恙。
桂見軍表示,美國專家曾在小龍蝦上發現了類海葵毒素,這是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禍首。但“每年我們可能有上億人在吃小龍蝦,發病的只有幾十例,因此,這個病可能與個人差異有關,跟吃的量也有一定的關系”。
吃小龍蝦后背疼痛難忍
昨天下午,記者在康華醫院急診科病房見到了張小姐,她躺在病床上,臉色灰暗,有氣無力。張小姐說,在外面工作這么多年,她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吃小龍蝦,“經常吃,以前吃過很多,從來沒有什么事。”她沒料到,吃小龍蝦還真會發病,這次她中招了。
8月15日晚,兩個朋友在外面吃夜宵時,打包了兩斤小龍蝦給她。“那家店,我們經常去,非常熟,老板做小龍蝦做了好多年,非常干凈,而且味道也特別好。”張小姐說。當晚,她就一口氣把兩斤小龍蝦獨自吃了,當做夜宵。
兩三個小時后,躺在床上的她,越躺越難受,“后背很痛,腰也很痛,直不起來”。疼痛讓她實在無法忍受,她決定去醫院。
肌紅蛋白指數超標
急診科的醫生問清楚她的情況后馬上給她做了檢查,情況嚴重。做了一些控制措施后,第二天,張小姐被轉送至康華醫院急診科,醫生馬上安排給她重新做了檢查,發現她的肌紅蛋白指數超過500,普通人正常值應該在50以下,磷酸肌酸激酶指數高達15000,普通人正常值不超過300,超標50倍。
桂見軍說,經過檢查基本可以判斷張小姐患的是橫紋肌溶解綜合征。
醫生對張小姐進行對癥治療,“一是充分水化,給她輸入大量的液體,加快肌紅蛋白的排泄;二是血液灌流(洗腎),將大量的血紅蛋白吸附出去,防止肌紅蛋白堵塞腎小管,引發腎衰竭等嚴重后果。”桂見軍說。
經過治療,張小姐的肌紅蛋白值和肌酸激酶值都大幅下降,除小腿和后背仍有些酸痛外,身體其他部位已經好很多了。
桂見軍表示,“這病并不難治,對癥治療一般都沒事,很少危及生命,市民不用慌,關鍵是要及早治療”。
“小龍蝦病”禍首或是類海葵毒素
每年七八月都是“小龍蝦病”的高發期,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病例,不久前,深圳接連5人被小龍蝦放倒,廣州兩名16歲女孩食用小龍蝦后患上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被送院治療,佛山兩名男子吃小龍蝦后也被送進了醫院。
在東莞這還是第一次發現這種病。桂見軍說,吃小龍蝦后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這種病是非常少見的,“每年我們國家吃小龍蝦的有上億人次,但真正因為吃了小龍蝦而發這個疾病的,也不過是幾十例,數量是非常少的”。
對于發病原因,桂見軍說,此前國家疾控中心曾經在江蘇對小龍蝦做過徹底的檢查,排除了800多種毒物,“所以說,吃小龍蝦發病,有人歸咎于沒有把小龍蝦洗干凈,或者小龍蝦帶有重金屬等說法,都沒有科學的依據”。
桂見軍說,美國專家有一個比較科學的證明,他們在小龍蝦上排查出了類海葵毒素,將這種毒素在小白鼠上做實驗,果真出現了橫紋肌溶解,這應該就是禍首。不過,類海葵毒素耐高溫,怎么煮都沒用,“所以想要怎么樣預防這個病,基本上沒有路走。”桂見軍無奈地說。
提醒:吃小龍蝦別一次吃太多
盡管沒有非常有效預防“小龍蝦病”發生的方法,桂見軍還是提出了一些個人的建議。他認為,這個病應該跟個人的體質有很大關系,“有的人吃沒問題,有的人吃了就有事”。他建議:
1.最好購買人工養殖的小龍蝦。不要在街頭流動攤點購買小龍蝦,不要自行到江邊或河溝捕撈野生龍蝦進食,也不要購買非養殖的龍蝦。
2.反復用清水換洗。烹飪前需先將小龍蝦洗凈。可將買來的小龍蝦放在干凈水體中養殖,不斷換洗,直到水體較為清澈。
3.確保完全熟透。千萬不要生吃或食用未熟的小龍蝦,需確保其完全熟透。可先用油炸再清炒,水煮也應保證10分鐘以上,達到高溫消毒效果。
4.不吃頭部,不吃死蝦。烹調后的小龍蝦如有濃烈腥味、蝦體散開發直、肉體松軟無彈性、顏色變暗且殼身有較多的黏性物質,很可能是死蝦。
5.進食有度。一次大量進食小龍蝦可能存在誘發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風險,龍蝦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豐富的嘌呤核苷酸,多吃會誘發痛風,如果再搭配啤酒更會導致尿酸增高更快。
最關鍵的是,吃小龍蝦后如出現肌肉酸痛僵硬、血尿等癥狀要及時就診。
“小龍蝦病”危害大
“小龍蝦病”也稱“哈夫病”,它最大危害是,釋放入血的肌紅蛋白極易堵塞腎小管,導致急性腎衰竭。主要表現為突發的肌肉疼痛、肌無力、尿呈醬油色。
桂見軍說,這個病最早發現于1924年的俄羅斯,當時有1000多人發病,但之后這個病神秘地消失了,直到1984年在美國再次出現。但1984年后的20多年,美國這種病例也只有幾十例。
對于這種疾病,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陳昌衛醫生表示,不能排除小龍蝦在烹飪過程中添加的一些佐料有化學物質導致急性中毒進而出現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小龍蝦的養殖、清洗過程也有可能遭遇一些污染因素攜帶某種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化學物質。(記者汪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