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點粗糧對身體好”已成為眾人皆知的健康理念。然而,吃粗糧也要講究方法,吃法不對反而對身體有害。
吃粗糧要適度
粗糧是相對于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面而言的,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等,干豆類中的黃豆、青豆、赤豆、綠豆、蠶豆等,以及塊莖類植物中的紅薯、山藥、馬鈴薯等。粗糧不僅營養好、膳食纖維多,有利于排便,還可以降低患高血壓、肥胖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在接受人民網《生命時報》采訪時提醒大家,粗糧雖好,但吃粗糧也要適量。如果大家每餐只吃粗糧,容易造成營養吸收不均衡。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粗糧在我們每天的飲食中最好占到20%-30%。美國相關機構推薦的量則相對多一些,建議每日粗糧的攝入量占到日常飲食的一半左右。專家建議,每天至少吃100克粗糧,至少保證三餐中的其中一頓飯吃粗糧。每頓飯都吃粗糧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只有每天攝入50克以上的膳食纖維,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而一般人日常食用的粗糧量很難達到這個標準,所以大家不必過于擔心。
此外,蕎麥、燕麥、玉米中的植酸含量較高,會阻礙鈣、鐵、鋅、磷的吸收,影響腸道內礦物質的代謝平衡。所以在吃粗糧的同時還應及時補充上述微量元素。
吃粗糧要選準時間
吃粗糧不僅在要量上要有講究,什么時候吃其實也是有學問的。專家提示,粗糧最好在晚餐食用,這樣人體可以更好地利用粗糧中的膳食纖維來消除體內的垃圾,從而降低血脂。
專家還告訴我們,粗糧中的膳食纖維能刺激腸壁產生蠕動,使大便較快排出體外,所以晚上吃膳食纖維,能使我們第二天早上的排便更順暢,這就減少了毒素對腸壁的損傷。另外,吃粗糧容易產生飽腹感,所以在晚上吃可以減少進食量,從而避免晚飯吃得過飽。
據人民網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朱蒂斯·沃特曼認為,晚上吃些低熱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睡眠。建議大家晚餐可以喝些燕麥粥,也可吃點像紅薯、土豆、山藥這樣淀粉含量高,同又時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臘八粥。(來源:新華網)
吃粗糧要粗細搭配
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頒布了纖維食品指導大綱,給出了健康人常規飲食中應該含有30克-50克纖維的建議標準。研究發現,飲食以六分粗糧、四分細糧最為適宜。所以,粗細糧搭配吃最合理。專家表示,吃粗糧應講究方法,從營養學上來講,單獨食用玉米、小米、大豆,不如將它們按1:1:2 的比例混合食用,這樣可以使蛋白質起到互補作用,營養價值更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臘八粥、八寶粥、素什錦等,都是很好的粗糧混吃食物。
吃粗糧要多喝水
粗糧中含有較多膳食纖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證胃腸道的正常消化,因此,如果吃的粗糧制品中含水量較少,比如雜豆飯、玉米窩頭等,就要適當多喝水。
鄭州大學醫學博士呂玉民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提醒大家,吃粗糧要多喝水。因為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需要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飯后一個小時內,腸胃開始對食物進行消化,這時補充水分有助于粗糧的消化。(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