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草木生長茂盛,空氣中的花粉等顆粒物極有可能成為哮喘病人的過敏原和刺激因素,大大增加了哮喘病人的發病幾率。如何科學治療哮喘病,成為很多人關注的話題。
我國約3000萬哮喘病患者
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哮喘是一種主要的非傳染性疾病,以呼吸困難和喘息反復發作為特征,它是空氣進出肺部通道而引發的慢性疾病,會導致通道發炎并變窄,其嚴重程度和發作頻率因人而異。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會長、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林江濤稱,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3億人患有哮喘。哮喘造成的疾病負擔與日俱增,許多國家已將控制哮喘列為優先發展的衛生戰略項目。據估測,我國約有3000萬哮喘患者,哮喘死亡率達36.7/10萬,遠高于發達國家。
兒童哮喘患病率高
兒童是哮喘病的多發人群,在兒童哮喘患者中,約有1/3-1/2的兒童在3歲前就出現過喘息發作。近年來,兒童患哮喘的幾率不斷攀升,據2013年公布的第三次中國城市兒童哮喘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主要城市城區0-14歲兒童哮喘的總患病率為3.02%,與2000年的調查數據相比,我國兒童哮喘的累計患病率增加了52.8%。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馬煜介紹說:“城市兒童哮喘患病率普遍高于農村,近年來兒童哮喘患病率的上升與城市化進展有一定關聯性。”
哮喘的致病因素尚無定論
目前在醫學界對哮喘病的致病因素還無定論,遺傳因素、空氣質量和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強弱等都有可能致病。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罹患哮喘的最大風險因素是遺傳易感性與環境接觸(吸入可能誘發過敏反應或刺激氣道的物質和顆粒)二者的結合,這類物質和顆粒包括:
(1)室內過敏源(如床上用品、地毯和毛絨家具、污染和寵物皮屑中的家庭塵螨);
(2)室外過敏源(如花粉和霉菌);
(3)煙草煙霧;
(4)工作場所的化學刺激物;
(5)空氣污染。
此外,研究表明,螨蟲也是哮喘發病的重要誘因。日本順天堂大學副教授高井敏朗率領的研究小組通過動物實驗發現,螨蟲所含的蛋白酶會導致哮喘以及其他過敏癥狀惡化,并明確表示,如果無害的蛋白質與蛋白酶一起進入體內后,也會引發過敏癥狀。
哮喘是可控制的
“世界哮喘日”的主題從2007年到今年一直是“哮喘是能夠控制的”。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林江濤指出,對哮喘疾病科學有效的控制和規范化的治療十分重要。2014年國內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000多名患者中,如果能堅持規范治療達3個月以上,哮喘的控制率高達90%。
哮喘需長期治療
杜江濤提醒大家,哮喘是一種慢性病,慢性病有疾病發生的一些基礎,所以說哮喘患者應該像其他慢性病患者一樣,堅持長期治療,通過長期治療來控制疾病發生的基礎,從而有效降低氣道反應性。這樣的話當患者再遇到外界刺激后,將不會出現因支氣管收縮而引起的哮喘發作,這樣才能保證哮喘得到長期良好的控制。(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