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性抽測結果不客觀
北京農產品質量安全學會秘書長潘立剛博士說,檢測是保證農產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這并不意味著任意一次隨意的抽測都是農產品質量的客觀真實反映。農藥的種類有幾千種,如果想要完全搞清楚農產品的農殘情況,采集的樣本、檢測的名錄均數量巨大,檢測的成本高、耗時長,事實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畢竟不可能把昌平所有的草莓全都檢測一遍。所以抽檢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但越是這樣,抽檢的整個過程就越是重要。從開始采樣到最后的檢測結果出爐,每個步驟都要做到科學嚴謹、符合科學實驗流程和法律的相關規定,最終的結果才是有效的!
□措施
昌平不定期抽檢草莓樣品
目前,為了保障草莓全生育期的食品安全,從源頭上控制病蟲害,實現化學農藥零殘留,昌平區不定期抽檢草莓樣品,以農民田間學校(包括昌平草莓采摘園)、專題講座等形式培訓全區草莓生產者,在草莓技術服務等方面,形成了一套長效保障機制。并成立草莓技術服務隊,每周定期到田間地頭為農民提供服務,生物農藥怎么用,有機肥料用多少,技術人員都會手把手教給農民。
此外,昌平還加大了對農藥企業、使用農藥行為的執法檢查。農藥執法人員針對各自的監管企業,100%簽訂《農藥規范生產、經營承諾書》。對農產品規模種植區、種植大戶100%納入監控范圍。同時,組織開展聯合執法檢查、拉網式執法檢查、農藥質量與農藥標簽抽查等,對于違法使用禁、限用農藥的行為進行追根溯源、依法查處。目前昌平區市級綠控示范基地8家已達2000余畝,高毒農藥的使用在昌平根本就沒有市場,高效低毒農藥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態控制的面積在逐步增加。
>>鏈接
什么樣的檢測結果才可信?
潘立剛博士說,想保證抽檢的結果具有科學性和參考價值,整個檢測過程必須做到以下五點:
1.檢測樣品要具有代表性和公正性。這意味著抽檢樣本的數量要足夠多、選取方法要科學。
2.檢測設備和檢測的方法及標準要符合相關要求。例如,如果檢測設備本身沒有清潔干凈就會對檢測結果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3.檢測機構具有相關資質。相關資質一般多指中國計量認證(ChinaMetrologyAccreditation,CMA)。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相關檢測機構必須要有CMA資質才能進行檢測。根據規定,有CMA標記的檢驗報告可用于產品質量評價、成果及司法鑒定,具有法律效力。
4.檢測結果應進行驗證,檢測樣品應留存供日后再驗證。
5.檢測結果的信息交流與公開要慎重,避免誤導消費者和公眾。
日后如果再看到類似“檢測出真相”的消息,可以用以上5條一一進行對照,就能發現檢測結果是否可信。
京華時報記者 劉雪玉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