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結論】
室溫下豬肉電導率值翻倍
結果顯示,不同品牌肉類在剛買回來時,新鮮程度已有較大不同,A品牌的電導數值最低,B品牌后腿的電導數值最高,是A品牌的1.4倍、C品牌的1.2倍。
在放置了36小時后,冷藏的豬肉中的后腿(瘦)、通脊,其電導數值都有所提高,三個品牌的后腿(瘦)肉分別提高了約14%、13%、35%。而放置在室溫的電導數值上升則更高,三個品牌的后腿(瘦)分別比剛買來時提高了約215%、19%、70%,這也從側面驗證了電導率測豬肉新鮮程度的有效性。
【專家說法】
豬肉鮮度下降產生導電性物質
用水質檢測筆測豬肉新鮮程度是何原理?專家介紹,水質檢測筆(即TDS電導率筆)原本是用來測水的電導率,從而間接反映出水中的溶解性總固體,一般來說,水質越差,其電導率值也越大。
按照國家標準,自來水的TDS值不能高于1000毫克/升。而用水質檢測筆測豬肉時,豬肉鮮度下降時其組成成分發生分解,分解產物中有大量具有導電性的物質,從而根據其電導值高低來推斷其新鮮度,越不新鮮的豬肉,電導值越高。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電導率法目前不是國家標準,但是以往的檢測發現,電導率法對豬肉的檢測結果與國標檢測結果呈高度正相關,也就是說,電導率法對豬肉的檢測結果是可信的。
此外,食品安全專家表示,在自然光線下,觀察肉的表面色澤、用手按壓豬肉表面等感官檢測也能對豬肉肉質有所判斷,具體方式見下表。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