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世界癌癥日
發展腫瘤多學科診療模式 因地制宜推動落地
會議現場
人民網北京2月7日電 (記者喬業瓊)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日前,2022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年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與會專家表示,多學科診療模式正在我國腫瘤學領域蓬勃發展,并向著規范化邁進。
會議聚焦腫瘤的精準診斷、規范化治療以及多學科綜合治療,深入探討腫瘤診治領域的熱點、難點和痛點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癥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赫捷,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于金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宋爾衛,中國醫師協會副秘書長石麗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高樹庚,為大會開幕式致辭。
在學術交流環節,于金明談到,肺癌是一組分子疾病,特別是III期和IV期的肺癌病人,更需要個體化、精準化的全程管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邵峰在報告中分享了有關細菌引發的炎癥免疫反應,誘導激活抗腫瘤免疫反應的重要研究成果和進展。宋爾衛以乳腺癌診療百余年來的發展歷程為例,詮釋了癌癥治療從局部、全身、精準再到生態的四次革命。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分享了研究團隊近幾年在肝癌早期診斷及轉移復發監測中應用液體活檢技術的成果和進展。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王潔則建議,未來要結合國內外經驗,對診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形成更多共識與指南,推動建立區域聯動的多學科診療體系。“總體來說,全國及省級腫瘤醫院開展腫瘤多學科診療態勢較好,但多學科人才團隊建設還要加強,尤其要為地市級甚至縣級醫院腫瘤科培養優秀的多學科診療隊伍。”
本次大會開設多個會場,分別為肺癌多學科會場、乳腺癌多學科會場、消化道泌尿腫瘤多學科會場,邀請國內腫瘤領域院士、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及討論,暢談前沿信息、交流診療經驗、分享學術成果,同時為腫瘤專科醫師、基層醫師及相關學者提供學術交流的機會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