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糖尿病領域的研究與進展,不少降糖新藥被不斷研發。無數研究與實踐表明,胰島素仍然是最有效的降糖藥物。
自班庭于1921年從狗身上發現了胰島素之后,這一神奇的激素類物質經歷了從動物胰島素到人胰島素再到胰島素類似物的發展變化。比起吸收較差、易失效、易過敏且純度較低的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的應用可以說是胰島素治療史上的第一次飛躍。盡管解決了動物胰島素帶來的免疫源性問題,人胰島素也存在著不少缺陷:吸收速度與血糖變化不完全匹配、必須在餐前30分鐘注射、作用高峰延遲以及不能完全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等。這就促成了胰島素治療史上的第二次飛躍,即胰島素類似物的產生。
胰島素類似物吸收更快、更能模擬人體的胰島素分泌,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各個指南都充分肯定了它的臨床優勢。2013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胰島素類似物與人胰島素相比控制血糖的能力相似,但在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和減少低血糖發生風險方面,胰島素類似物優于人胰島素。201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的餐后血糖管理指南也推薦:相比預混人胰島素,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可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
臨床常見的胰島素類似物包括速效、超長效及預混胰島素類似物等多種,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劑型。中國糖尿病人群的特點是餐后血糖偏高,且健康意識差、治療依從性差。不少糖友每天需要打3~4針胰島素進行治療,方案復雜,不太容易實施和堅持,因而忘記打針或是不愿打針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血糖控制不達標。然而,如果使用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如含有30%門冬胰島素及70%精蛋白結合門冬胰島素的劑型),可一針或兩針起始,根據病情進展亦可進行3針強化治療,滿足糖友的全程治療需求。其中,速效成分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其余成分可滿足體內基礎胰島素分泌需求。這樣的劑型兼顧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管理,低血糖風險較小,且不需要提前30分鐘注射,簡化了治療方案,更易被糖友接受,因此有著較佳的控糖效果。可以說,預混胰島素類似物是起始胰島素的更好選擇。▲
冬天對這些人來說是個坎!有幾點必須要注意 很多人都聽過,老人過冬是個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別是高齡老人。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不管是研究數據,還是專家分析,事實也的確如此。 【詳細】
溫潤益腎過“小雪” 3款食療方推薦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南方地區北部也開始進入冬季。小雪節氣提示我們到了御寒保暖的季節,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門診主治中醫師高三德提醒,我們要重視調養自己的情緒,宜吃溫潤益腎的食物,亦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