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 (王宇鵬)大醫院產科“一床難求”成為常見現象。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與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根據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群眾新增需求,盡快調整擴增婦幼健康服務資源,爭取達到每千分娩量產科床位數17張。
據悉,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累積生育需求集中釋放,出生人口數量增加,高齡、高危孕產婦比例增高,群眾對生育相關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增長,婦幼健康服務的數量、質量和服務資源都將面臨新挑戰。
為針對性解決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以來社會廣泛關注的三級醫療機構產科“一床難求”的問題,《意見》要求省、地市、縣各級要迅速摸清區域內現有產科服務資源底數,預估新增生育峰值,合理測算需求缺口,著力緩解婦幼健康服務資源結構性短缺的矛盾,爭取達到每千分娩量產科床位數17張。
具體來說,一要調整擴增。通過將特需病房調整為普通病房、科室間病房調整等方式,利用現有醫療保健資源盡快擴增產科床位。二要分級建檔。通過實施分級建檔制度、設立孕婦建檔服務中心等措施,合理分流、引導孕婦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選擇建檔機構,緩解三級醫療機構產科人滿為患、一床難求的供需矛盾,讓每位孕產婦都能得到及時、安全、高效的服務。三要聯合互助。通過組建婦幼健康服務聯合體、遠程會診、對口支援等方式,促進優質婦幼健康服務資源下沉,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促進區域間服務能力均衡發展。在縣級醫院建設項目中著力提高產科服務能力,新增產科床位8.9萬張。
為優化婦幼健康服務資源配置,《通知》還要求全面加強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使用。加快產科醫師、助產士人才培養,力爭“十三五”時期增加產科醫生和助產士14萬名。
此外,《意見》還要求加強生育全程優質服務,包括關口前移,加強生育前咨詢與服務;系統整合,做好生育全程服務;抓住關鍵,強化妊娠風險評估管理;突出重點,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中西醫并重,促進婦幼保健與中醫藥融合服務;同時促進惠民政策有效銜接,推廣便民利民服務舉措,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