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牙痛不是病”的觀念一樣,忙碌的都市人也沒把胃痛、胃脹、胃腸不消化當回事兒。感覺不適,就去藥店找解藥,可總有人吃了不少胃藥卻總不見效。天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瑞紅說,胃藥品種繁多,非專業醫生也很難判斷不同胃病患者適合服用哪種藥,更不要說普通市民盲目吃藥,沒有對癥還可能掩蓋某些病如胃癌的癥狀或加重病情。
張瑞紅指出,目前解熱鎮痛抗炎藥和抑酸類藥物在胃病患者中濫用情況較為突出,她提醒市民,胃部反復疼痛、反酸、悶脹時,最好先到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各類胃藥。
張瑞紅說,為緩解胃痛服用去痛片等解熱鎮痛抗炎藥在胃病患者中很普遍。殊不知,這不僅不能治療胃病還可能加重病情,嚴重者可出現胃出血。去痛片等解熱鎮痛抗炎藥多對上消化道有刺激性,也可引起胃黏膜損害,導致胃部疾患,更可加劇原有的胃部病變。臨床上不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發病前曾使用過解熱鎮痛抗炎藥。
“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的藥還有抑酸藥、抗幽門螺桿菌藥、胃黏膜保護藥、促胃動力藥。其中,抑酸藥最為常用,而不少抑酸藥又為非處方藥,老胃病患者自主服用的情況較多。然而并不是所有胃病病人都能吃抑酸藥。通常是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等才可使用。”張瑞紅說,“長期服用抑酸藥會使胃酸分泌相關受體被長期抑制,易導致因胃酸減少引發的胃腸道菌群紊亂和亞硝酸鹽增高,還可能加重胃黏膜萎縮。”她提醒慢性胃病患者,抑酸藥連續服用應該視病情決定,一般不應長時間服用,超過幾個月應根據病情聯合或更換其他藥物,反酸嚴重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還需要與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合用。
張瑞紅還表示,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且胃癌年輕化趨勢很明顯,因此年輕人反復胃部不適、上腹痛,用藥之前應做胃鏡檢查。沒有胃病的人,40歲后也最好能進行一次胃腸鏡全面檢查。而有胃癌家族史、手術后胃、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胃癌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孫德利 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