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吃的姜,時常用在中藥里,醫生多囑咐:“回家切幾片姜”。因為姜是普通的調味品,很多人不重視,覺得可放可不放,事實上,姜在中醫里是經常委以重任的,因為姜能健脾溫胃祛濕,而且有護衛身體的意思。
姜之所以叫姜,還因為它具備駐守邊疆,保護疆域的意思,“姜”同“疆”,因為是溫性的,能抵御寒邪,所以是人體的一道衛外防線,而這道防線,最容易被寒涼攻破。 中醫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上床蘿卜下床姜”的說法,都是為了讓姜去衛外。夏天熱,人們會多吃涼的食物,長時間躲在空調房里,所以夏天的感冒受寒的多,和過去保溫措施差,沒有空調的年代完全相反,所以夏天反倒要多吃姜。
我們吃的任何食物,進入體內被消化之前,必須和體溫等溫,達到36℃,這個時候消化酶才能開始消化,否則它就不干活。有濕的人一個典型癥狀就是身體沉重、困、頭腦不清楚,胃口不好,什么都不想吃,甚至還覺得惡心,而且舌苔很膩,這就需要用熱性的藥物和食物幫助驅散。姜是溫性的,但又不像熱性藥物那么熱,正好適合這種情況,既能溫養脾胃,又能燥濕,應該是脾虛人每天餐桌上的必需品。
每個人都有“年輕指數” 你達標了嗎 你知道嗎?每個人都有個年輕指數,可以通過閉目金雞獨立測試法來測。小編周圍很多同事都測了,結果發現不達標的人還不少呢!如有些人實際年齡雖然40歲,但生理功能卻跟50歲的人一般。 【詳細】
秋天吃啥最養生?盤點最給力的時令果蔬 秋天,溫差逐漸加大,我們在起居飲食方面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中國人秋季養生講究養陰防燥,秋季吃些什么果蔬能養生?來看小編的整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