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期時,你家寶寶是“飯來張口”還是“自力更生”?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1日報道,近日,新西蘭一項研究指出,嬰兒斷奶期吃飯噎食與進食方式無關,而“罪魁禍首”是那些不適合嬰兒食用的食物。
讓嬰兒斷奶是件難差事,家長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建議。理論上,應該循序漸進:先喂孩子流食,過段時間再喂固體食物。不過,最近出現了個新建議——當孩子4個月時,可以把湯匙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動手吃飯。但不少家長們擔心這會讓孩子噎住。
然而,新西蘭一批研究人員的實驗,則可以解決家長們的擔心。他們將206名嬰兒隨機對半分為兩組,一組“自力更生”,另一組則“飯來張口”。研究人員會定期詢問家長,孩子在此期間有無被食物噎過,以及被噎過多少次。如有,研究人員則會進一步了解食物是什么、家長如何解決等情況。
研究結果顯示:兩組都有35%左右的嬰兒在研究期間發生過噎食現象,但這于進食方式并無關聯。進食噎著的關鍵在于食物,堅果、葡萄、生蔬菜、蘋果、硬的水果、爆米花和火腿腸等食物顯然不適合嬰兒食用。(實習編譯 許雄斌 審稿 郭思佚)
秋季進補易跑偏 正確進補大盤點 迎來秋分時節后,可以進補了,特別是針對北方天氣特點,應補肝益腎、益氣養血。當下,很多人因為氣血不足而表現為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精神疲倦、體虛潮熱、腰酸腿軟等癥狀,需要進補,但是進補不能跑偏了。秋季進補大盤點,教你如何正確進補度過“多事之秋”。 【詳細】
癌癥真相:免疫力≠抗癌力!免疫失調才是元兇 社會上關于癌癥最大誤區可能認為它是免疫力低下之故,提高免疫力就可防范癌癥,故推銷保健品、食品給癌癥患者時,只要沾上“提高免疫力”的邊,就大行其道。因為人們總覺得:免疫力不是越高越好嗎?其實,免疫力不等于抗癌力。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