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麻醉,很多人都會感到莫名的害怕和擔心,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對麻醉缺少了解。日前,中日醫院手術麻醉科開展了“患者走進手術室”活動,讓一些要做手術的患者及其家屬提前參觀、體驗了從等待手術到術后離開手術室的整個流程,并針對大家對于麻醉的諸多疑問進行了深入淺出的科普。
疑問1:全身麻醉術前不讓吃喝,半身麻醉就無所謂?
張亞軍:不論全身或半身麻醉都要禁食禁水。由于麻醉后病人意識喪失或不清,可能因為發生嘔吐而把嘔吐物吸入肺中,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危及生命。為了減少誤吸的發生,麻醉前必須禁食禁水。半身麻醉的病人在術中可能因為手術需要、半身麻醉止痛程度不夠,或病人生命體征變化等原因,而改為全麻。
為避免上述情形發生時額外增加危險,即使半身麻醉的病人也要禁食禁水。另外,禁食禁水還能減少半身麻醉時嘔吐的發生率。一般來說,任何年齡患者術前2小時以前可進清水,成人和兒童術前6小時以前可進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半流食等;術前8小時以前可以正常飲食。
疑問2:術前緊張,能不能抽根煙、喝杯酒壓壓驚?
陸承:長期吸煙可增加肺氣腫、肺部感染、慢性支氣管炎等發生率,導致肺內分泌物增加。手術和麻醉本身會使肺內分泌物不易排出,所以吸煙者術后肺炎發生率相對較高。大量飲酒則會損傷肝臟,影響麻醉藥物的代謝。總體來說,吸煙、飲酒對心、腦、肺、肝、胃腸、內分泌、免疫系統均有不利影響。因此,術前戒煙8周效果最好,如果無法做到,就算戒煙1天也有好處,而術前戒酒至少1周。
疑問3:我是“酒仙”,千杯不倒,能麻倒我嗎?
張亞軍:全身麻醉時,長期酗酒者的確常常需要比一般人更大的劑量,具體用量麻醉醫生會根據專業指標進行調整,但不會出現“麻不倒”的患者,也不會出現“麻藥不夠”或“麻藥給多”的情況。
疑問4:由于患有慢性病,我需常年服藥,對麻醉有無影響?
陸承:一般說來,常用的降壓藥、降脂藥、抗心絞痛藥均可服用至手術當日,可用一口白開水吞服,不過有些藥物則需稍作注意。“降壓0號”術前應停用至少1周,可根據血壓情況換用其他降壓藥。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應提前2周遵醫囑停用或使用其他藥物替代。長期口服降糖藥或使用中長效胰島素的患者,術前1~3天最好遵醫囑改用短效胰島素治療,還要注意禁食期間不要再服降糖藥或打胰島素,以免發生低血糖。有些中草藥中的成分會與麻醉藥或其他藥物發生作用,對手術患者構成潛在危險,術前應停用所有中藥至少24小時。
疑問5:全身麻醉會影響智力嗎?張亞軍:現代麻醉采用的全身麻醉藥均為對人體影響極小、代謝時間很快的藥物,術后可經人體代謝完全排出。每年,世界范圍內有數千萬人次使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實踐證明,在專業人士正確使用下,全身麻醉藥不會對智力有任何影響。麻醉后,病人可能會有短暫、輕微的不適,比如咽喉痛、惡心、嘔吐、乏力、頭暈等,多數能在數小時至一兩天后完全消失。
疑問6:術后,不管全身麻醉還是半身麻醉,病人都不能用枕頭?
陸承:原則上,半身麻醉病人回病房后應去枕平臥6小時,這樣做利于減少頭痛。全麻病人則不用去枕平臥,如果手術類型允許,采用半臥位更利于術后恢復。不管何種手術,只要條件允許,術后早期下地活動都有好處。
疑問7:術后刀口很疼,用點鎮痛藥會有不良影響?
張亞軍:手術部位疼痛在所難免,麻醉醫生會根據手術類型選擇適當的術后鎮痛方式。術后鎮痛有利于提高舒適度,促進下床活動,加快術后康復,改善睡眠質量,增強免疫功能。不過,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嗜睡、皮膚瘙癢等癥狀,對癥治療或減少鎮痛劑量方可緩解。隨著時間推移,刀口慢慢愈合,疼痛便會減輕、消退。▲
冬天對這些人來說是個坎!有幾點必須要注意 很多人都聽過,老人過冬是個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別是高齡老人。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不管是研究數據,還是專家分析,事實也的確如此。 【詳細】
溫潤益腎過“小雪” 3款食療方推薦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南方地區北部也開始進入冬季。小雪節氣提示我們到了御寒保暖的季節,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門診主治中醫師高三德提醒,我們要重視調養自己的情緒,宜吃溫潤益腎的食物,亦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