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后要適當補充能量。(來源:北京晚報)
運動過后的你大汗淋漓,胃口突然也變得好了起來,這個時候你是選擇大吃一頓犒勞自己,還是什么都不吃只喝水?科學證明,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前者會讓你的運動成果化為泡影,后者則會對你的身體造成損害。因此,運動過后不但要吃,還要吃得健康與科學。
不吃與吃多都有危害
運動雖然能消耗人體內的熱量,但僅靠運動減肥效果并不明顯,即使每天跑步數個小時,但只要多喝一口含糖的飲料或多吃幾塊甜點,減肥成果頓時化為烏有。運動過后,如果不及時補充能量,受損和疲勞的肌肉就得不到及時的修復,不但不會增強瘦身效果,反而會損傷肌肉。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副教授趙紀生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表示,合理科學的飲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動后應根據運動項目和運動強度選擇不同的食物。
進食總量和時間要注意
很多人擔心運動后吃東西會變胖,但其實運動后進食不僅不會影響減重,反而會增強你的體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還能幫助你減肥。運動后半小時到1小時之內所補充的食物的熱量,并不會被當成脂肪來儲存,而是用于補充身體損耗掉的能量與修復運動中受損的組織。如果進食時間太晚,肌肉會被迫分解成肌肉蛋白來補充所缺乏的能源,而且會使能源分配回肌肉的比例下降。同時也要注意運動后進食量不要過多,總量控制在300卡路里左右就能使身體得到很好的恢復,也不會讓你體內用于合成脂質的酵素增加。
蛋白質助增肌
據北方網報道,《營養學雜志》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了運動后食用蛋白組合對肌肉蛋白質合成的益處。比如,人們在運動后飲用大豆和乳蛋白組合制作的飲料有助于人類骨骼肌的蛋白質合成、延長氨基酸到肌肉的輸送時間以及肌肉蛋白信號傳輸。據該研究主要負責人布萊克·拉斯穆森(Blake Rasmussen)博士介紹,優質蛋白質源包含所有必需氨基酸,為肌肉生長提供了獨特的優勢。而來自牛奶、大豆、牛肉和雞蛋的蛋白質能有效刺激運動后肌肉蛋白質的合成。(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