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太陽曬,張芳(化名)平日外出都會涂上厚厚的防曬霜。最近,張芳流汗時覺得皮膚有如針刺,還伴有瘙癢,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這種刺癢感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張芳到醫院檢查后得知,是防曬霜導致自己的皮膚過敏。
福州總醫院皮膚科陳向齊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過敏體質的人群接觸到過敏原,就會發生過敏。過敏原有花粉、粉塵、異體蛋白、化學物質、紫外線等幾百種,有些過敏者甚至查不到過敏原。此病發病率大約占人口的20%,有明顯遺傳性特征。
陳向齊稱,從醫學角度講,過敏性皮膚主要是指當皮膚受到各種刺激,如化妝品、化學制劑、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氣等等,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發癢、脫皮等異常現象。年齡增長使皮膚分泌功能退化,皮膚保護層功能亦隨之減弱。另外,特異體質及生理因素,壓力、精神緊張和情緒低落,都可能引發過敏。夏季最常見的過敏癥主要是過敏性皮炎,包括濕疹、紫外線過敏、防曬化妝品過敏及吃海鮮引發的過敏。
“一旦出現皮膚過敏現象,要及時就診。”陳向齊說,醫生會根據患者過敏原檢測結果,指導患者如何避免接觸相應過敏原,并給予消炎和抗過敏治療藥物。此外還有輔助治療,如拔罐、藥物濕敷、藥浴治療、激光照射治療、耳針治療、冷噴、封臍治療等。
有時會查不出過敏原。例如有很多皮炎、濕疹,類似過敏病。此外,由于檢查的物質主要為常見過敏物,如果所過敏的物質不在這些物質內,那么也查不出來。
“皮膚瘙癢時,不要用手搔抓,不能隨便涂激素類藥物。”陳向齊說,平時多運動,有助改善過敏體質。患者要多吃新鮮的果蔬,飲用大量清水。隨身衣物要沖洗干凈,免得殘余在衣物或毛巾中的清洗劑刺激皮膚。每天8小時的睡眠,是任何護膚品都不能代替的。
過敏性疾病患者除了接受正規治療,平時還要少吃辛辣少喝酒。(記者李瓊 通訊員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