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就這么跟余杭擦肩而過了,接下來的高溫天氣你準備好了嗎?炎炎烈日,面對強烈的紫外線,做好防曬工作自然是必不可少,那么你知道怎么挑選防曬用品,哪些“天然防曬霜”能吃出美白功能嗎?今天,跟筆者一起來get防曬小知識吧。
防曬到底要防什么?
夏天到了,人們常說“太陽太大,要注意防曬”,那么到底要防什么呢?真的只是防太陽光嗎?其實確切來說,我們要防的是紫外線。紫外線簡稱UV,會對人體肌膚造成損害的成分主要包括紫外線A(即UVA)和紫外線B(即UVB)。
UVB又稱“戶外紫外線”,是引起皮膚泛紅、發炎及曬傷的主因,通過適當的物理遮擋就可將其阻擋隔離;UVA又稱為“室內紫外線”,通過玻璃折射可進入室內,能深入真皮層,對膠原、彈力纖維甚至纖維母細胞造成破壞,所以UVA不但會激發色素合成而使膚色“變黑”,更是造成皮膚“老化”及細紋產生的禍首。
選擇防曬用品也有講究
我們一般在購買防曬用品時,通常會看到“SPF”和“PA”的字樣,那么它們分別代表什么意思呢?
SPF和PA都是防曬指數,分別指防UVB和UVA的能力強弱。假設紫外線強度不變,不使用任何防曬措施的情況下,你在陽光下停留20分鐘皮膚會曬紅,當使用了SPF15的防曬品時,表示可延長15倍的時間,也就是在300分鐘后,你的皮膚才會被曬紅。而PA的防護程度是以“+”,“++”,“+++”三種強度來表示,“+”字越多,防止UVA的效果就越好。
然而在選擇防曬產品時,并不是SPF數值越高,PA加號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自己的膚質和所處環境來判斷。
建議在購買前,先做一次皮膚測試。油性肌膚宜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干性肌膚宜選擇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的選擇較為廣泛;乳液狀、噴霧狀的防曬霜適合各種膚質使用。如果平時很少護膚或者使用護膚產品不固定的人,應優先選用乳液、噴霧狀產品,少用霜、膏狀產品等,防止產生過度油膩的感覺。
所處環境不同,需要選擇的防曬指數也不同。室內辦公者主要在上下班路上接觸陽光,為了使肌膚舒服透氣,用一些防曬指數較低的產品就可以了,一般不用超過SPF20,以臉部及手臂防曬為主。戶外工作者則應當選用防曬指數稍高的產品,SPF20~SPF35之間根據情況選用。在海邊等紫外線較強烈的地方則推薦使用SPF50的防曬品。
據余杭區一醫院皮膚科徐醫生介紹,如今市面上的防曬霜防曬能力一般在1-2小時左右,防曬建議穿深色棉質的衣服,撐太陽傘、戴太陽眼鏡,避免皮膚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
十種可以吃的“天然防曬霜”
1、西蘭花。西蘭花、卷心菜及球莖甘藍等食物中所含的異硫氰酸鹽具有抗癌作用。這種物質還可促進保護酶的產生,保護細胞免受紫外線侵害。
2、西紅柿。美國洛杉磯皮膚科專家安妮·邱博士表示,西紅柿中的抗氧化劑番茄紅素具有多種防曬功效。近期德國一項研究發現,除了新鮮西紅柿之外,吃番茄醬也可明顯降低皮膚曬傷危險。
3、椰子油。椰子油含有具有抗菌作用的月桂酸,其中的飽和脂肪也可預防皮膚受到陽光紫外線的損害。美國紐約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弗蘭克·李普曼博士表示,適當吃椰子油可以保護肌膚。
4、枸杞。多項動物實驗發現,枸杞有助于阻止紫外線導致的氧化,緩解曬傷引發的皮炎和浮腫。
5、咖喱。咖喱內的姜黃素是一種多酚類物質,能防止紫外線導致的細胞受損和細胞凋亡,從而達到護膚的效果。
6、綠茶。綠茶富含抗氧化劑,常喝綠茶可使因日曬而導致皮膚損傷、松弛和粗糙的危險降低1/3。
7、橙子。維生素C是“永遠的美膚佳品”。橙子等柑橘屬水果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防止紫外線,減少曬傷導致的皮炎。多攝入維生素C還有助于增強皮膚角質,保持皮膚彈性。
8、蘑菇。蘑菇中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該物質具有光防護功效,可降低紫外線導致的氧化。
9、黑巧克力。巧克力內富含多種抗氧化物,如可可多酚和類黃酮等,適量攝入可減少有害紫外線傷害,預防皮膚癌。
10、羽衣甘藍。羽衣甘藍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有助于防曬抗氧化,增強皮膚抵抗力。
溫馨提醒:日常生活應注意營養均衡。(沈莉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