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21款防輻射服比較試驗結果。結果提示,高價位的銀纖維面料與平價的金屬纖維面料在防護性能方面無明顯差別,影響服裝輻射屏蔽效能的主要因素是款式。專家指出,有些產品為了穿著方便,采用低領口、腋下開口過大、下擺較高款式,難以對胸部和下腹部實現良好防護。
此次測試樣品覆蓋實體店和互聯網銷售的主要品牌,價格從400元至1500元不等,款式有馬甲裙、吊帶、肚兜。由于國家目前尚未出臺日常用防輻射服裝標準,試驗參考GB/T 23463-2009《防護服裝 微波輻射防護服》標準搭建測試系統。
此次測試發現,兩大主流材質銀纖維和金屬纖維防護性能差別不大,但款式對屏蔽效能會產生一定影響。服裝的領口、袖口、下擺等越小,長度越長,屏蔽效能越好。肚兜對正面入射的電磁波防護性能較好,但日常生活中推薦使用能夠覆蓋全身的防輻射服,比如長款馬甲裙或防輻射類服裝。
測試顯示,大部分樣品在日常生活中穿著能夠有效屏蔽工頻交變電場電磁波和2.45GHz的高頻電磁波。專家提示,合格的家電及通訊產品對人體是安全的。但如果孕婦在計算機房、醫院、儀器儀表間等電子電路分布密集的場所,或經檢測證明環境中確有較高能量電磁波的場所,應穿著具有較好屏蔽效能的防護服。另外,準媽媽們應注意控制電視、電腦、手機的使用時間。
測試還發現,多數樣品手洗后的屏蔽效能高于機洗樣品,單次洗滌并不會明顯降低電磁波的防護能力。專家建議在清洗前詳細閱讀標簽上注明的洗滌方式,采用分開手洗的方式,切勿浸泡、揉搓、干洗、暴曬。盡量減少洗滌次數,控制洗滌強度。清洗后最好置于干燥避光的地方。(記者 王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