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夏至節氣,北京高溫天氣持續。在團結湖公園露天泳池,幾位外國游客戲水降溫,并拿起自拍桿記錄興奮瞬間。 記者 戴冰攝
京城這兩天的天氣可以用一個詞概括:悶熱!高氣溫加高濕度。昨天迎“夏至”,市氣象臺發布了今夏首個高溫藍色預警,今明兩天的最高氣溫預計將達到35℃至36℃,且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
昨天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代表著一年當中白晝最長一天的到來,也意味著全年最炎熱的季節即將來臨。迎“夏至”,京城的氣溫非常應景兒,到14時09分,最高氣溫定格在34.5℃,同時相對濕度還保持在47%,感覺悶熱。
氣象專家介紹,夏至以后,地面受熱更為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分散,人們稱“夏雨隔田坎”,也就是著名詩句借喻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天氣。今明兩天,京城多雷雨,局地短時雨強較大并可能伴有風雹,需注意防雨防雷。
昨天,市氣象臺還發布了今夏首個高溫藍色預警。由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副熱帶高壓也逐漸西伸北抬,今明兩天,本市大部地區的日最高氣溫將達35℃至36℃。一般來說,人的體感溫度受溫度、風速、太陽輻射、著裝等多種因素影響,在炎熱的夏季,人的體感溫度會比預報的氣溫還高,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
記者了解到,這兩天不僅氣溫高,空氣中的相對濕度也大,已經有了桑拿天的感覺。我們經常提的桑拿天其實也有氣象標準,即日最高氣溫32℃以上,平均相對濕度達到80%。這種天氣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副熱帶高壓與大陸暖高壓兩股勢力合并,形成一個強大的暖性高壓,而底層又缺少冷空氣活動,使得空氣濕度很大,呈現悶熱天氣。
據分析,今年在超強厄爾尼諾事件的持續影響下,發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概率很大,特別是今年汛期,全國或出現“兩頭澇中間旱”,長江流域可能會發生洪水。而對北京地區來說,厄爾尼諾對降水的影響預計不大,但今年夏季的氣溫可能會比往年偏高。
氣象專家提醒,高溫天氣下,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欲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勿過咸、過甜,宜多吃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鍛煉要得當,運動后及時補充水分及鹽分,防止烈日暴曬,特別是正午時段盡量不要外出。(記者 駱倩雯)
相關新聞
防暑降溫檢查緊急啟動
市安監局昨天緊急啟動了高溫專項執法檢查。這是去年11月1日新版《工作場所防暑降溫規范》正式啟用以來的第一個夏天。根據規范中的要求,檢查將針對高溫作業的重點行業領域,如室外建筑工地、家具制造企業的打磨操作等,檢查內容主要為高溫防護措施落實及高溫津貼的發放情況。
昨日,聯合執法檢查小組突擊檢查了通州區的三家家具企業,重點檢查生產車間作業過程中有無高溫防護措施,企業落實高溫作業的待遇情況,職工簽訂合同時合同里是否明確高溫津貼項目,以及高溫作業的藥品、冷飲品配備情況等。
市安監局職業衛生監督處處長李玉祥介紹,從2014年6月開始,全市上調了高溫津貼最低標準:室外作業高溫津貼金額從120元提高到180元,室內高溫津貼從90元提高到120元。本市高溫津貼的發放時間為每年6月至8月。
執法檢查會根據該標準,通過查看企業的發放記錄,或詢問職工有沒有領到補助等方式檢查是否落實到位。對于標準低、打折扣,或飲料、津貼相互代替的,都將被重點查處。高溫津貼屬于勞動報酬的組成部分,該發不發屬于違法行為,最高面臨1萬元罰款,未足額發放的,視為拖欠或克扣工資。
去年11月1日,本市新版《工作場所防暑降溫規范》正式啟用。規范明確要求,高溫天氣是指區縣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向公眾發布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日最高氣溫大于等于40℃,應當停止室外露天作業;最高氣溫大于等于37℃,小于40℃,在12至15時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最高氣溫大于等于35℃,小于37℃,用人單位應該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連續作業時間。
此外,每年6到9月期間,用人單位應為高溫作業人員提供清涼飲料和防暑藥品,并需要滿足實際需要量。在強熱輻射的條件下,用人單位需要為高溫作業工人提供表面有反射膜的隔熱服裝和護目鏡;高溫天氣下,提供淺色工作服、遮陽帽或遮陽傘、太陽鏡等防護用品。
李玉祥介紹,今年夏天的高溫作業檢查將分為定期和不定期兩類。定期檢查目前暫定為每周一次。只要本市發布高溫預警,高溫作業檢查將隨即啟動。(記者 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