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健康的“絆腳石”,但人們又無法繞開它,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仁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焰生用“打游戲闖關”來比喻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波折不斷的人生路上,腸胃疾病、腫瘤、心臟病等疾病如同一個個“隱形炸彈”,一不留神,它們就會為你的健康設關落鎖。本期,《生命時報》特邀多科專家,共同總結一生高發的“疾病關卡”,并給出“闖關”建議。
30~50歲:腸胃疾病關。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胃病的發病率高達80%,且發病呈年輕化趨勢。空軍總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簡一平說,現在三四十歲的上班族中胃病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多,以胃病(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炎癥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最為常見。飲食不規律,愛吃熏烤、高鹽、辛辣食物,又嗜愛煙酒,這些不良習慣都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嚴重損傷胃黏膜,導致腸胃疾病,也增加了癌變幾率。因此,這一年齡段的人應該尤其保護腸胃。除了飲食規律,堅持“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外,還應少吃或不吃腌菜、煙熏和油煎食物,杜絕霉變食物,戒煙限酒,多吃新鮮蔬果和粗糧、薯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另外,要適量運動,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后有飽脹感、食欲不振、消瘦,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癥狀,應及早就醫。
40~60歲:骨骼關。研究證明,人體骨骼最強健的時期在20~40歲。一旦過了40歲,骨質流失的速度就超過形成速度,骨量開始下降,骨質逐漸變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齊強告訴記者:“實際上,骨關節從30歲開始就退變了。尤其是膝關節、髖關節、腰、頸、脊柱等很容易出現疼痛、炎癥或病變。”到了40歲,人的關節軟骨退化,關節間隙越來越狹窄,甚至逐漸消失,退行性關節炎是此階段最多見的膝關節疼痛的原因。齊強提醒,現代人應重視運動,多走路或游泳,以避免過度運動對脊柱和關節的磨損,平時還要多曬太陽。另外,建議年過40歲的人要定期檢測骨密度,以便盡早采取防治措施。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