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是膝關節的常見疾病,骨關節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有軟骨退行性病變和關節邊緣骨贅的形成。當坐起立行時覺得膝部酸痛不適,走了一時癥狀消失,這是早期表現。久之,疾病發展會出現活動不能緩解疼痛,且上下樓梯或下蹲、站起都有些困難,需手在膝蓋上撐助才行。多走之后膝關節有些腫,或腫得厲害,還可以抽出一些淡黃色液體。由于滑膜與關節囊有病變而增厚,活動時會有響聲,如果是關節內有游離體形成,可影響關節活動,并不時有“關節絞鎖”現象,到最后出現膝關節畸形。
膝關節炎的病變過程解讀
骨關節的病變一般較為緩慢。一是軟骨細胞的數目逐年減少,二是建造軟骨的醣蛋白質的流失,從而遲緩了關節軟骨組織的新陳代謝,使得新生合成的速度追不上體內分解破壞的速度,導致軟骨組織愈來愈薄,并在其表面發生不平滑、粗糙、糜爛的現象。這樣薄弱的關節結構很容易受傷,使得吸收壓力的功能(彈性力)大為降低,甚而消失,最終便產生了酸痛甚至難以活動的地步。具體的病變情況:
1)"關節軟骨完整性破壞":當人體逐步老化或創傷或疾病時,關節軟骨中Ⅱ型膠原纖維出現退化,隨后逐漸出現斷裂而變短,致使關節軟骨失去了彈性。接著便進一步發生裂縫,大皰,糜爛與潰瘍,從而使軟骨表面呈毛刷狀,粗糙不堪。不光滑的軟骨面相互摩擦,便加劇軟骨的磨損,膝關節於是關節軟骨便遭到完整性的破壞。
2)軟骨下骨板的病變:隨著疾病的發展,因軟骨脫落使軟骨下骨板裸露,并可在軟骨骨板下出現大小不等的囊性變,這些囊性變會穿破骨板伸向關節腔內,使關節軟骨面進一步殘缺不全,此時病變已從軟骨擴展至整個骨組織,表明疾病已經惡化。
3)關節邊緣的骨質增生的:病變由軟骨及骨組織開始,逐漸漸影響到滑膜與韌帶甚至關節囊等關節的各部份。軟骨破壞伴隨有修復與增生,故滑膜與韌帶的病變會使它們在附著點發生骨質增生,附著與增生的位置都在關節的邊緣,在X線片上可看到關節邊緣有唇狀骨質增生。但是數十年的關節活動使關節囊與韌帶不斷的受到牽拉,也可以出現有骨性附著點的骨質增生,故不能僅以"骨質增生"便診斷為骨關節炎。而骨關節炎必須有其他的癥狀和體征。
選對食物幫你“吃走”關節炎
1、低脂牛奶
美國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經常喝脫脂或低脂牛奶的女性,膝蓋部位患骨關節炎的風險會降低,但吃奶酪會增加這種風險。男性喝牛奶對這方面效果不明顯,而喝酸奶則對男女患關節炎都沒什么影響。研究人員對888名男性和1260名女性膝蓋關節炎患者進行了四年跟蹤調查,結果發現牛奶攝入量每增加一杯(大約237毫升),女性的關節損傷程度就有所下降。
2、啤酒
據英國《世界風濕病年報》報道,每周適當喝些啤酒或葡萄酒,可以將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率降低一半。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調查了數萬名居民,詢問了他們吸煙和喝酒的情況,并通過血液檢測確定其遺傳風險。結果發現,在經常喝酒的人群中,每周保持在 5杯(1杯約為237毫升)左右的人,其患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比不喝或飲酒過多的人低50%。尤其是那些風濕性關節炎遺傳危險高的吸煙者,適量的啤酒或葡萄酒能增強他們身體的免疫力。但是,飲酒并非多多益善,應該適可而止。
3、三文魚
三文魚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當飲食中的歐米伽3脂肪酸較少時,導致關節炎癥的酶就會更加活躍。因此,科學家建議,關節不好應多吃三文魚、沙丁魚、亞麻籽和核桃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