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的4大飲食傳言
將毒性和致癌性混淆。某些食物如果保存不當可能會腐敗和變質,這種情況下,食物本身往往會產生部分毒性。比如土豆放時間長發芽后會有龍葵素,甘蔗霉變后會產生一種神經毒素,具有強毒。這些毒素如果被吃下去很可能導致人身體不適,但絕不可能馬上就引起癌癥。因此偶爾一次誤吃了,也不必過分擔心。
沒有認識到劑量決定毒性。有些食物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確實會產生毒素,而加工類食品中的一些非法添加劑也存在致癌爭議,但毒素的積累需要到一定劑量才會對人體產生作用。比如之前美國一個消費者權益組織宣稱的可樂能致癌,不錯,可樂中含有的4—甲基咪唑確實是一種致癌物,但其在可樂中的含量很小,只有當一個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樂時,才能引發致癌風險。之前所傳的番茄中含尼古丁會致癌也是同樣的道理。
有科學性錯誤。類似傳言有“微波爐食物會致癌”、“喝豆漿導致乳癌”等。馬力平表示,微波爐只是加熱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并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可能產生致癌物。而“豆漿中含雌激素引發女性乳腺癌”的傳言更是風靡國內外,豆制品里的植物雌激素并不等于人體雌激素。并且,近期的一項研究證實,即使是乳癌患者,也可以放心喝豆漿。
完全是空穴來風。還有一些傳言完全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比如“韭菜和牛奶、牛肉相克,不能一起吃”,市面上甚至還出現了關于食物相克的書籍。馬力平表示,有些食物搭配確實可能影響營養的吸收,但不太可能致癌。
致癌食物有很多,要多注意哦。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