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看上好醫生
為患者和醫生搭建雙向選擇的平臺,患者希望哪位醫生診療可以“下訂單”,只要醫生有時間就可以“接訂單”
最近,湖南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的龍主任特別煩。他所在的醫院正在和“大家醫聯”談合作,這些醫生都是大醫院大牌醫生,他沒法和人家比,最終可能被取代。他的不滿情緒被孫宏濤看出來了,兩人認真地談了一次。孫宏濤說,“大家醫聯”是來幫忙的,而不是要取而代之,同時可提高醫生的執業水平,打造個人品牌,把他個人的輻射范圍從株洲擴散到周邊地區。后來,龍主任表示愿意加入醫生集團。
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的設備一流,硬件基本上可與北京阜外醫院相提并論。設備雖好,就是沒有病人,患者不信任,寧愿多花錢也要上大醫院。讓孫宏濤驚訝的是,ICU重癥監護室竟然有空床,這在大醫院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基層資源的閑置浪費,如果有效對接大醫院的醫生,不失為解決看病難的有效途徑。
孫宏濤說,優質醫療資源通過一個平臺,跟下級的醫院甚至私立醫院進行對接。他們有需求,可以求助“大家醫聯”,“我們根據醫生的空余時間將資源進行匹配,再把專家派到當地,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看上好醫生。”
“大家醫聯”計劃每個專業至少分1—2個組,每組3—4位醫生,采取排班制進行協調,加入的醫生越多,越能夠保證醫生的出診。“大家醫聯”計劃與基層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其中包括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很多民營醫院條件都不錯,只是缺乏好醫生。孫宏濤透露,他們已和2家民營醫院達成合作協議,正在與株洲愷德心血管病醫院洽談合作意向,對齊魯石化總醫院進行考察。在最初試點階段,合作醫院不適合全面鋪開。
孫宏濤說,“大家醫聯”計劃今后開發的APP,讓患者預約醫生就像打車一樣方便,要做成“滴滴醫生”。初期主要由合作醫院人工完成。以后計劃開發專門的APP進行“智能分診”,患者可以通過APP預約專家,搭建患者和醫生雙向選擇的平臺,患者希望哪位醫生診療可以“下訂單”,只要醫生有時間就可以“接訂單”,雙方到就近的合作醫院門診并開展手術等治療。患者只要支付同等費用,就可以在本地享受優秀的醫生資源服務,這不僅節省了看病的交通、住宿等費用,減輕了公立醫院等城市公共設施的負擔,還能極大地盤活過去經營不良的基層醫院。
“大家醫聯”總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醫生異地行醫,每次申請會診批準。而醫療機構對醫療機構托管和幫扶,就不用醫生去申請會診了,從而減少行政審批,避免醫療風險。孫宏濤說,走一步,算一步,不知會有什么結果,但他不擔心醫生集團的前景。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