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種植牙壽命影響最大的,是吸煙、血糖高和牙周病沒控制好
種植牙的使用壽命,除了取決于種植體的先進設計、加工精度,病人的自身條件,醫生良好的專業訓練,臨床技術經驗,假牙的加工質量與精度,還取決于患者的自身維護。
“道理很簡單,就像你買輛車,不光要車好,發動機好,還要道路好,還要維護保養得好,才能開得久,患者的治療后維護教育是我們專業非常重要的臨床內容,對中國患者種植治療的長期效果意義重大。”林野教授透露,10年的跟蹤統計顯示,97.4%在有效地使用,但使用不當的原因值得研究。“對種植牙壽命影響最大的,是吸煙、血糖和牙周病沒控制好。”
林野教授解釋,吸煙無論對牙周組織還是上皮組織的生長或是傷口愈合都是有妨礙的,吸煙患者的頜骨及黏膜里毛細血管長期處于痙攣狀態,修復及抗感染能力差。因此吸煙會造成種植體的預后較差,還會降低植牙的成功率,尤其如果一天抽過10支以上香煙的吸煙者,種植牙手術成功率將明顯下降,即使初期成功后,長期植體壽命也可能比不抽煙者短。吸煙還可能造成種植體周圍病產生,影響到牙槽骨吸收而造成種植失敗。為確保種植牙治療的成功,種植牙前,提前戒煙至少減量是必須的。
高血糖似乎跟種植牙離得較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糖友的牙齒通常很“脆弱”,一不留神就會出現牙周炎、牙齒松動脫落、牙根面齲等,而這些口腔的“麻煩”往往和血糖波動有關。由于糖尿病使唾液中的含糖量增高、口腔酸性增加,同時唾液量減少,對牙齒沖洗自潔作用下降,易導致牙周病、齲齒增加。牙周病使牙齒的支持組織齒槽骨的骨質逐漸吸收消失,造成牙齒松動脫落,就像一棵根部沒有泥土培植的樹木,它再完美,也難以挺立。
當然,要讓這顆好不容易種上的牙長得好,用得久,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是重要保證。做完種植牙當日進半流或全流食。不吸煙,三個月內避免用種植牙咀嚼硬糖、干果、骨頭等需要用力過度的食物。還要定期去醫院復診,一年左右復診一次,洗一次牙,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世界上第一個病人種植牙用了44年,病人合作和維護非常重要。
對于很多人認為的禁忌癥,林教授不是很認同。“糖尿病、高血壓不是絕對禁忌癥,只要你控制得好,一樣可以種植牙,種植牙手術和治療本身是非常成熟的臨床技術;你查出有骨質疏松,不等于頜骨也同樣骨質疏松,要通過專科醫生的檢查,決定是否可以種植;同樣即使有牙周病也不是絕對禁忌,控制牙周病后也一樣可以種植。骨量不足、年齡大都不是現代種植技術的絕對禁忌。”
不過,中國的種植牙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林野教授稱,世界上有兩三百個牙種植體系統,但我們國家目前在設計理念、精密加工的精度、包裝、配套設施各個方面完全符合國際理念的、具有國產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種植體系只有一兩個。“國內很多大企業因為這項精密加工產業的高投入、慢回報而打了退堂鼓。”
而精密加工水平比較高的瑞典、瑞士、德國的口腔種植學就發展得很快。2014年12月20日剛剛去世的現代口腔種植學的奠基人Branemark 教授就來自瑞典。50年前,他創建了奠定口腔種植技術理論基礎的“骨結合理論”,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口腔種植現已成為解決缺牙問題的革命性技術。Branemark 教授還曾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2011 年獲歐洲發明人終生成就獎。
“獲悉,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質量種植牙系統已經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號,剛剛進入臨床應用,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可以讓更多的中國患者用上更好更經濟的國產種植牙。”林野教授說。
上一頁 |